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14.docx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14.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14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综合测试选择题1.目前发现的中国新石器农业遗址,时间较早者,聚落内除了某个大型房舍外,鲜少其它类型的建筑遗址。但是,时间愈晚的遗址,除了该类大型房舍外,在大型房舍四周分散着数量不等的小型建筑;而且越到后来,这种小型建筑的数量越多。关于此一变化,以下说明何者最为适当A.原始社会解体B.私有财产制萌芽C.族长权威萎缩D.财产公有制强化2.《汉书·食货志》:“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农业单位产量低B.农民赋税重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D.土地兼并严重3.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中指出:“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该材料意在反映明清时期A.商人政治地位空前提高B.重农抑商政策发生逆转C.社会转型根本动力缺乏D.封建伦理道德得到强化4.清代海关货税除正税外,还有各种数倍于正额的附加征课。1810年,一艘由西方进入广州的(一般规模)船,需要交纳的税费包括:正税、付征收人员净费、规银、进口规银、放关规银、拨归慈善用的粮道放关银、海关检查员各种小费等等,总计3278.463两银。清政府的税收政策A.体现了闭关锁国的政策B.提高了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C.保护了民族工业的发展D.反映了对海关的严格监管控制5.20世纪30年代在山西境内曾出土北宋纸币青铜印版,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行使。”这一铜版①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②是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③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 “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了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A.政府的大力推广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C.商品经济的发展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7.诗词歌赋既是历史文人墨客咏怀、记游、言志的文学表现形式,也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下列文句,与商业经济无直接关联的是A.“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估客乐》)B.“苛峨大舶映云日,贾客千家万户室”(《广州歌》)C.“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西都赋》)D.“贝锦斐成,濯色江波”(《蜀都赋》)8.有学者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下列符合“第二次商业革命”的是(? ? ) A.商业活动突破时空的限制B.出现最早的纸币C.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D.近代工业的出现9.北宋时期,国家对私有土地的买卖几乎完全不加限制,仅要求买卖双方到当地官府双行一定的登记手续,以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不致流失。这一政策(  )A.推动了农产品商品化妇 B.有利于促进人口流动C.使国家财政收人增加 D.使雇佣关系得以确立10.唐中期以后江南一些地方性城市逐渐上升为全国性城市,当时广为流行的“扬一益二”之说就是较好的证明,广州也在为全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材料现象说明(  )A.南北政治局面的不同B.城市区域分工日益深化C.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D.城市经济属性不断增强11.唐朝长安城内宣阳坊里开设有彩缬铺,延寿坊里有金银珠宝店,丰邑坊有出租丧葬用具的店铺。这表明当时(  )A.宅第逾制现象明显 B.市民的商业观念发生了改变C.坊市分离制度难以维持 D.工商业者与政府的矛盾比较突出12.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政府积极推行重商政策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13.乾隆九年制定的《管理澳夷章程》规定:洋船出入,严行盘验;夷人有事不能面见督抚等大员,也不准由“熟识商人”代为传达,必须由澳门县丞申报海防衙门。清政府制定这一章程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澳门管理B.取消外交活动C.严控中外接触D.禁止海外贸易14.清代雍正二年(1724),山西巡抚刘于义奏称:“山右(今山西)积习,重利之念,甚于重名。子弟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读书应试。”这表明( )A.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被抛弃C.重农抑商政策已经发生变化D.商人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15.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