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婴儿幼儿常见疾病和护理演示课件.pptVIP

关于婴儿幼儿常见疾病和护理演示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麻疹 照顧及預防措施: 眼睛護理:若病童眼睛畏光,則室內光線須柔和,須告誡病童不可用手揉眼睛,若因結膜炎導至眼睛分泌物過多,可使用生理食鹽水及消毒棉球由內往外輕輕擦拭 口鼻護理:若口腔黏膜受損,用棉花棒沾凡士林塗抹於鼻孔周圍,保護皮膚 皮膚照護:出疹時期須保持皮膚的清潔 預防:注射活性減毒麻疹疫苗後,95%以上的人可主動產生免疫 . 麻疹 . 德國麻疹 病原體:德國麻疹病毒  傳染源:人類 傳染途徑:飛沫傳染或接觸病人鼻咽分泌物接觸感染,亦可經由胎盤傳給胎兒 潛伏期:約14-21天 傳染期:出疹前1週至出疹後4天 臨床症狀: 前驅期:症狀輕微如微熱、頭痛、疲倦、食慾不振、耳後淋巴結腫大,約1-2天,症狀於幼兒不明顯 出疹期:出現粉紅色斑丘疹,開始於臉、頸?上肢?軀幹?下肢,其出疹快,消退亦快,約維持3天,又稱三日疹,癒後之疹子不留痕跡,無色素沉著或脫皮 . 德國麻疹 合併症:關節炎、神經炎、腦炎;若孕婦在懷孕前3個月受到感染,會導致胎兒流產、死胎或畸型(失聰、眼部缺陷、心臓畸形及智力發展遲緩等) 治療:流通空氣、發燒之處理、用抗生素預防細菌感染 照顧及預防措施: 病童於傳染期間內須實施呼吸道隔離,且應於發疹後至少7天,才能返回幼兒園,病童與孕婦隔離 鼓勵病童多休息,注意觀察其體溫變化,發燒時依醫囑給退燒藥,必要時更換潮濕衣物及床單 . 德國麻疹 . 水痘 病原體:副水痘帶狀疱疹病毒  傳染源:病患之呼吸道分泌物和皮膚病灶上水泡液及黏膜分泌物 傳染途徑:飛沫傳染或接觸病人口鼻分泌物或經由皮膚病灶上水泡液及黏膜分泌物污染的物品所間接傳染 潛伏期:約2-3天 傳染期:自出疹前1-2天至水泡生現後6-7天,其皮膚病灶結痂變乾為止,而皮膚黏膜病灶發疹早期傳染性最強,痂皮則不具傳染性 臨床症狀: 前驅期:不明顯的輕微發燒、頭痛、疲倦、食慾不振 . 水痘 出疹期: 紅疹首先出現於軀幹?臉?頭部?四肢 皮膚病灶疹子有不同型式的變化,由紅疹?丘疹?水疱?膿疱?乾燥結痂後脫落,這些不同型式的疹子可以同時出現在病童身上 水痘皮疹呈向心性分佈,軀幹和臉部分佈較多,前臂、小腿、還端肢體較少 恢復期:疹子結痂乾燥後則不具傳染性 合併症:少數會併發中耳炎、腦炎、 肺炎及皮膚續發性感染 治療:發燒之處理、使用抗組織胺止癢及抗生素治療續發生性細菌感染 . 照顧及預防措施: 水痘的傳染性很高,須採嚴格隔離措施,病童感染期應避免出入共場所及上學,宜到皮膚膚病灶乾燥結痂為止 注意體溫變化,多補充水份,發燒時予以適當處理以減輕其不適,若高燒不退則依醫囑服用退燒藥 皮膚照護: 皮膚癢可予以溫水拭浴、依醫囑給予口服抗組織胺止癢或局部塗抹止癢膏以減緩症狀 病童指甲須剪短或戴手套,成人應教導病童在癢處輕拍,避免抓破水痘造成日後感染留疤 勤洗手、洗澡、更換衣物及床單,以減少皮膚上的細菌的繁殖及傷口發炎 選擇柔軟寬鬆的衣物,以免壓迫傷口引起感染及不適 4. 注射MMR混合疫苗 . 水痘 . 水痘 . 塵蟎過敏 台灣有90%的過敏病是起因於塵蟎,而塵蟎過敏最常見的症狀為習慣性清晨打噴嚏、流鼻水、鼻塞、咳嗽、過敏性鼻炎、氣喘、過敏性結膜炎及異位性皮膚炎. 塵蟎屬蜘蛛之微小昆蟲,需在顯微鏡下才可觀察到,樣似昆蟲,大小約0.2~0.3mm,靠人及動物之皮屑為生,喜歡在溫暖(25度) 、潮濕(70~80%)的環境下繁殖,家中的床墊、床單、棉被、枕頭、絨毛式沙發、布質窗簾及填充玩具均是塵蟎的最愛. 塵蟎的排泄物和屍體是引發人類過敏的主要原因 . 異位性皮膚炎 症狀 皮膚乾燥、 發癢、變厚,常生鱗屑,感染則有滲出液、濃液形成和結痂 因搔癢而變得煩躁不安,無法入眠 嬰兒最常侵犯部位為臉顂、頸、耳後及爬行時俯地部份之皮膚,而較大孩童侵犯部位為耳後、頸及關節的皺摺處    照護措施 1. 採取低過敏食物及避開過敏原:如灰塵、牛奶、魚 2. 皮膚護理:覆蓋溼毛巾,塗抹乳液,沐浴時勿使用過高或過低的水溫,以防止皮膚的乾燥、龜裂、搔癢 3. 剪短指甲或約束雙手避免抓傷造成續發性感染 4. 穿著易吸汗質料且柔軟衣物,以免對皮膚產生刺激   . 異位性皮膚炎 照護措施 5. 依醫屬使用藥物 6. 維持舒適之室溫,避免過冷或過熱 7. 沐浴或清潔時儘量少用清潔劑,包含香皂、沐浴乳,   以減少對皮膚之刺激 8. 保持患部之清潔 9. 穿著長袖衣褲減少抓傷之機會 10. 於患處塗抹類固醇時要塗薄些,如要再塗新的藥膏時,   要先去除患處舊有的藥膏,以防止藥物吸收過量,   而影響腎功能 . . 過敏性結膜炎 症狀  常發生在冬末春初或氣候遽變時,症狀的差異極大,從很輕微的症狀至非常嚴重的結膜外觀呈現蒼白色或牛奶色,有黏稠的分泌物及結膜有乳頭狀的肥厚 照護措施 1

文档评论(0)

peace030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