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学习主题第20课《近代社会生活》课件共31张.ppt

川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学习主题第20课《近代社会生活》课件共31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川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学习主题第20课《近代社会生活》课件共31张

旧上海摩登女郎 《定军山》剧照1905·北京丰泰照相馆 我国第一部自己拍摄的无声电影京剧舞台片 《歌女红牡丹》剧照1931 第一部有声电影 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拍摄 照相机 ←《渔光曲》剧照 我国第一部国际电影节获奖影片 慈禧的照片 1、发型有什么变化? 2、服饰有什么变化? 中国男式礼服是什么? 服饰的变化对生活有什么影响? 3、礼节、称呼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4、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有什么变化? 四、社会习俗的变化 辛亥革命后人们在街上剪辫子 剪 发 辫 康有为剪发   康有为逃亡日本后,仍留着他那大清帝国的大辫子,所以出出进进招来不少看热闹的人。梁启超和许多华侨都劝他把辫子剪了,他死活不同意,后来他自己也感到太被日本人取笑了,只好同意剪掉。   在康有为剪辫子的那天,好像举行什么盛大典礼一般,他朝北京方向摆了香案,还宣读了一篇奏文。奏明圣上自己着满服在日本的种种苦衷,乞求圣上恩准削发。接着又读了一篇给祖宗和生身父母的祭文,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每念完一篇就行一次三跪九叩礼,行礼完毕才坐下来。   康有为请来的日本理发师站在一旁莫名其妙地看着,他已经问了好几次是不是要理发。等理发师刚拿起剪子,忽然十几串鞭炮齐鸣,理发师大吃一惊,把手上的剪子都吓掉了。 “三寸金莲” 禁 缠 足 “裹小脚一双,流眼泪一缸” 缠足妇女穿的小鞋 中山装 易  服  饰 20世纪30年代的旗袍   其一: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寓意为以文治国。   其二:门襟五粒纽扣区别于西方的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   其三: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其四: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其五: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国的理念。 20世纪初穿西装戴领结的青年 20世纪20年代初的女学生打扮 鞠躬、脱帽 握手 跪拜、作揖 请安、拱手 礼节 先生、君、同志 大人、老爷 老太爷、少爷 称呼 辛亥革命后 辛亥革命前 改 称 呼   废 跪 拜 淡化了传统封建等级观念,充分体现了国民人格民主、平等思想观念。 天津起士林西餐厅(1901年创建) 西式蛋糕 西餐炸牛排 火车、轮船 电报、电话 新式交通 通讯工具的出现 1、最著名的报纸《申报》 2、最负盛名的商务印书馆 3、照相技术和电影艺术的传入 中国的第一部无声电影 中国的第一部有声电影 文化生活的变迁 课堂小结 1.留辫到剪辫 2.中山装、西服、新式旗袍的流行 3. 礼节称呼的变化及意义 社会习俗的变化 出现及影响   在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社会生活方面出现了哪些变化? 经济上工业化 洋务运动 1912年1月28日 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在南京成立 政治上民主化 辛亥革命 思想文化上科学民主化 新文化运动 社会生活的变化?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原因 1.西方列强的侵入; 2.中国学习西方的结果; 3.中国人民革命的影响; 4.中国人民的适应性和创新的结果。 第六学习主题 第20课 近代社会生活 (1840——1949) 一、新式交通通讯工具的出现 1、中国开始向近代化转变是在什么时期? 2、中国传统的交通工具是什么?何时出现变化?从西方传入的新交通工具是什么? 我国第一家轮船运输公司是谁开办的? 中国人自己开发被一条铁路是哪一条? 有轨电车出现在那些城市? 3、新交通工具的特点是什么? 对我国的影响是什么? 4、西方列强把电话电报带到中国的原因是?中国第一条电报线在那两个城市之间? 电话最先出现在哪个城市? 轮船招商局的“新民”号轮船   轮船招商局是清政府创办的最早的近代航运企业。在天津、牛庄、烟台、汉口、福州、广州、香港及国外的神户、横滨、新加坡等地,招商局均设有分局。该局成立时仅有3艘轮船,1877年时轮船总数达30艘。 李鸿章视察唐胥铁路   中国人自己开办的第一条铁路是唐胥铁路,于1881年建成通车。洋务运动后期,中国出现修建铁路的热潮,到1949年全国铁路总长度已达到2.4万千米。 1908年上海法租界通行的有轨电车 1910年广州至九龙铁路建成后的第一班火车 行驶在东北公路上的汽车(20世纪30年代)   新式交通工具具有方便与快捷的特点,有力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方便了全国各地人们的交往。 飞马驿站 烽火 飞鸽传书 晚清·电话机 (中国最早使用的电话机)   1877年,在上海租界内首先使用了电话。中国使用电话始于清朝末年,当时只限于官方使用的邮政、电报、电话等通讯事业,在民国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逐步成为民间传递信息和相互联系的方式。 电报机 及时传递信息,拉近距离,提高效率。 1881年上海出现电话 图为电话局接线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