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汉语教学中礼貌准则的导入.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汉语教学中礼貌准则的导入

浅析汉语教学中礼貌准则的导入 2004年第3期 (总第79期) 语言与翻译(汉文) LanguageandTranslation(Chinese) No.3,2004 GeneralNo.79 浅析汉语教学中礼貌准则的导入 李艳萍 (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汉教部,新疆鸟鲁木齐830008) 摘要:话语的得体性原则包括三个准则,即礼貌准则,幽默准则和克制准则.本文强调指出了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 中,为了使话语具有得体性,礼貌准则的导入是十分必要的,应予以重视. 关键词:汉语教学;礼貌准则;导入 中图分类号:H19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823(2004)03一OO64一O3 预科阶段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少数民 族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所以该阶段的汉语教学 不仅应该教授语言知识,还应教授语用知识.培养 学生的语用能力,说到底就是要保证学生的话语 得体性,或者说是合适性,这是衡量学生语言交际 能力高低的重要内容之一. 研究话语的得体性原则,必定要研究三项内 容:礼貌准则,幽默准则和克制准则.大多数少数 民族学生说汉语时,用词和语法都很准确,但是因 不能适当地运用礼貌准则,以致影响了言语的交 际效果.例如,有一位学生打算从老师身边走过, 他对老师说走开,然后就从老师身边走过去了. 这位同学的话语就没有运用好礼貌准则,使人感 到他的话中有一种命令的语气,让听话者感到不 受尊重.如果他委婉地说:对不起老师,请让一 下,这样,听上去就不会那么生硬了.那么,什么 是礼貌准则呢?在言语交际中,交际者总希望得到 对方的尊重,为了尊敬对方,说话人需适应语境采 用一些适当的交际策略以示礼貌,求得最佳交际 效果.因此,有意识地将礼貌准则导入汉语教学, 对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一 般来说,礼貌准则包括六条次准则: (1)宽宏次准则:最小限度地使自己得益;最 大限度地使自己受损. (2)赞誉次准则:最小限度地贬低别人;最大 限度地赞誉别人. (3)谦虚次准则:最小限度地赞誉自己;最大 限度地贬低自己. (4)一致次准则:使对话双方的分歧减至最 小限度;使对话双方的一致增至最大限度. (5)同情次准则:使对话双方的反感减至最 低限度;使对话双方的同情增至最大限度.② (6)恰当的称呼次准则:恰当地称呼也是一种 礼貌. 礼貌准则是得体原则的一个重要准则,在汉 语学习中必须予以重视. 一 ,礼貌准则中次准则的运用 1.宽宏次准则 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给别人留面子,体现 了一种宽宏,是一种礼貌的表达方式. 例(1)A:哎呀,你看我又忘了把你的书带来了. B:算了,明天再给我也不迟. 以上对话中的第二个人没有因为第一个人忘 了带他的书而耿耿于怀,表现出一种礼貌. 例(2)A:老师,您看我已经落了好几次课了,真让人 着急,可我还得跟您请一天的假. B:有事请假是允许的,不过总是请假就不好 了 [作者简介]李艳萍(197l一).女,汉族,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教师,双语教学与双语教育硕士学历. ?64? 老师的回答很得体,显得通情达理,同时又让 学生意识到总是请假是不好的. 2.赞誉次准则 汉语中恭维,赞誉话的句式中大多包含真, 太,这么,很,挺,特别,多,好等强调副词.汉语中 不常用我喜欢你的……这样的句型来赞誉对方 拥有的东西,以免令人感觉说话人垂涎三尺,其 次,说汉语的人对于同辈的异性也很少随意夸赞 其美貌. 例如:(1)这件礼物真漂亮! (2)你的身体是越来越棒了1 3.谦虚次准则 谦虚是一种美德,谦虚的人才容易获得别人 的好感,因此,在受到表扬或赞美时,一般不说谢 谢,以免给人不谦虚的感觉,因为用谢谢等于 默认别人对自己的赞美. 例如:(1)哪里,哪里,您过奖了. (2)今天没什么好招待大家的,随便吃点吧. 以上例句中,并不是说话人自卑虚伪,言不由 衷,而是由于受汉文化传统的影响,是一种自谦和 礼貌,这也是强调社会和集体的力量,不提倡突出 个人的一个反映. 4.一致性次准则 汉语中在与别人意见或看法有分歧时,一般 不直接提出或批驳,而是采取委婉的表达方式,力 求一致.例如: 您刚才提出的意见,有些我们是同意的,有些我们还 得再讨论,有些要回去研究一下,是否下次再谈. 这段话通过暗示让对方在缓和的气氛中仔细 反思,既可使对方不失面子,有台阶下,又能及时 提醒他,我们有不同意见,值得商榷,显得有礼貌. 5.同情次准则 说话者同情听话者,或者相互同情,可以产生 思想上的共鸣,加深感情.例如: 嫂子.你放宽心吧,你平时待我们那么好.这次我们一 定会帮助你的,明天我们再来医院看你,好好保重身体.谁 让我们是你最亲近的人呐. 这段话的背景是嫂子买彩票损失了两万元 钱,一下子病倒了,住了院,说话人对嫂子的遭遇 表示同情,显得很得体. 6.称呼次准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