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七单元第3课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共16张PPT).ppt

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七单元第3课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共16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七单元第3课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共16张PPT)

他差点未能逃脱1866年的那次暗杀; 1873年,有人向他开了五枪; 1879年又有人要炸他的专列,但炸弹未爆; 1880年,他的豪华餐厅被炸毁,当时仅由于半小时之差,使他幸免于难; 他呼喊:“是什么使这些无耻之徒反对我呢?为什么他们像追猎野兽一样追捕我呢?” 1881年3月,亚历山大二世在圣彼得堡街头被投掷的炸弹炸死 问题: 1.亚历山大二世是俄国农奴的“解放者”,为什么会被刺? 2.为什么推行了改革,俄国最终还是走向了革命? 3.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的近代化有些什么影响? 第3课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课程标准: 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近代化:是指以近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为推动力,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 经济结构—— 社会结构—— 政治结构—— 思想观念—— 工业化、全球化 城市化、都市化 民主化、法制化 理性化、科学化 俄国的近代化指俄国由封建农奴制社会向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转型。俄国的近代化启动于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的农奴制改革。 一、农奴制改革推动俄国的近代化 (一)经济近代化 (二)政治近代化 (三)军事近代化 (四)教育近代化 (五)思想近代化 1.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份 资本主义农业发展 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农民 富农 经营资本主义农业 地主 开始使用雇佣劳动力 (一)经济近代化 赎地的农民 富农 雇佣劳动力 农村社会分化加剧 (特点:发展迅速) 劳动对象 生产工具 劳动者 产品分配 封建农业 资本主义农业 资本主义农业与封建农业的比较 小块土地 规模化生产 简单农具 机械化生产 农奴 雇佣 劳动力 自给自足 进入市场 2.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 ①原因: a.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和扩大的市场; b.沙皇政府的扶植; c.两次工业革命的交叉进行。 ②表现: a.19世纪后期,主要工业部门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 b.传统工业部门产量大幅增加,新的工业部门迅速崛起; C.新型交通工具作用重要。 ⑶存在的问题: ①总体水平仍然低于美国和西欧国家 ②对外国资本依赖严重 ③发展很不平衡 (二)政治近代化 1.目的: 2.措施: ⑴政治体制: →民主化气息 ⑵司法制度: →有利于法制化的发展 3.结果:专制独裁 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 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建立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废除旧的按等级审判制度,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 →出现民主化、法制化气息 (特点:缓慢变革) (三)军事近代化 缩短服役年限,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制。 →促进了军队的近代化进程 (四)教育近代化 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进程 (五)思想近代化 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传入俄国,要求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推动俄国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 加快 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步伐。 观察p100漫画回答: “文明”是指什么? “到西伯利亚”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欧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说明改革带有明显局限性,改革后仍然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沙皇权力至高无上,任何对沙皇专制的挑战都要受到惩罚 二、对改革的评价 1.性质: 2.根本目的: 3.局限性: 4.进步性: (1)资产阶级:既不满政治上无权,又要依附于地主阶级; (2)农民阶级:受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双重压迫,反抗不断; (3)平民知识分子:民粹派号召推翻专制统治。 封建地主主持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 维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阻碍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旧矛盾未彻底解决,新矛盾又不断产生。 刺杀亚历山大二世 由于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由封建农奴主自上而下进行的,因而极不彻底,它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农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因此,从1861—1863年的两年之间,就发生了两千多次农民骚动,其中有四百多起发展成为武装起义。 列宁说:“1861年诞生了1905年,第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改革的农奴制性质使发展受到阻碍,使农民遭到无数极其恶劣的和痛苦的折磨,但是它不能改变发展的方向,不能防止1905年的资产阶级革命。” 改革后俄国的历史任务 推翻沙皇专制制度 扫除农奴制残余 反封建 三、革命在所难免 1905年革命 1917年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