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礼乐第三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41张.ppt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礼乐第三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41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礼乐第三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41张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中央 左右江 鄂豫皖 海陆丰 湘鄂赣 湘赣 闽浙赣 湘鄂西、湘鄂边、洪湖 川陕 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1.战略转移 红军势力的增强和根据地的壮大,引起来蒋介石的恐慌,发动了五次反围剿 时间 敌 我 领导人 战略战术 结果 第一至四次 1930年 至 1933年 10万 4万 20万 3万 30万 3万 50万 7万 毛泽东 (前三次) 胜利 博古 李德 避敌主力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 失利 分散兵力,进攻冒险,防御保守。 1933年10月至 1934年 红军的五次反“围剿” 周恩来 朱德 (第四次) 50万 第五次 8万 军队人数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①王明“左”倾,特别是军事指导方针的错误在根据地全面贯彻 ②博古、李德推行进攻中冒险主义、防守中的保守主义、撤退中的逃跑主义导致伤亡惨重 ③蒋介石集中强大兵力围剿 危害:奋战一年,损失惨重,没有打破“围剿”,被迫转移 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客观原因) 思考: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有哪些?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客观: 主观: 敌强我弱 “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根本原因) 进攻中的冒险主义 防御中的保守主义 退却中的逃跑主义 想一想:对比红军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你认为在战争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 战争的胜败,不在于力量的悬殊,而是取决于正确的军事思想和战略战术。 王 明 博 古(秦邦宪) 李 德 2.长征开始 江西瑞金武阳渡口(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 1934年10月 长征初期,红军冲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但人员只剩下三万多人。左倾领导人还想去湘西,而敌人已在红军去湘西的路上布置了新的防线。这时毛泽东同志,提议进军贵州,得到大多数同志的支持。于是红军强渡乌江,攻克贵州北部重镇遵义。 2.长征 原因 “左”倾错误的泛滥(根本原因 )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直接原因) 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参加部队: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第二十五军 经过 意义 湘江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 巧渡金沙江 翻越夹金山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过草地 陕北会师 甘肃会宁会师 ①粉碎了国民党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②保存了中共和红军的精华,成为之后革命的主力 ③在途中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广泛播下了革命火种 乌江 红军强渡乌江 湘江 3.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时间 地点 内容 意义 1935年1月 贵州遵义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一个确立、三个挽救,一次转折) 遵义会议旧址 遵义会议旧址内部 毛泽东 周恩来 张闻天 王稼祥 朱德 参加遵义会议的主要领导人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前,由于红军在“左”倾错误思想的指导下,第五次反“围剿”遭到失败,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被迫战略转移。遵义会议的召开,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地位,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从而使党中央和红军能胜利完成长征,转到抗日的前线,开始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为什么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中国共产 党诞生 (1921年) 遵义会议 (1935年) 新中国成立 (1949年) 转折点 出现很多错误,如大革命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由胜利走向胜利,建立新中国 14年 14年 一渡赤水摆脱追敌 二渡赤水再占遵义 三渡赤水调敌西进 四渡赤水佯攻贵阳 意义: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二.过雪山草地 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的意义是什么? 巧渡金沙江的意义是什么? 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使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 巧 渡 金 沙 江 飞夺泸定桥 红军长征中翻越的第一座雪山 ——夹金山山顶 爬雪山 一望无际的草原是比雪山更可怕的死亡地带,很多地方都是死水潭,脚踏上人就陷下去,但是红军没被困难吓倒继续前进。 过草地 红军过草地穿的草鞋 红 军 过 草 地 苦不苦 想想红军二万五 累不累 看看革命老前辈 突破敌人重兵把守的天险腊子口 三.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