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消化内科业务学习ppt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区消化内科业务学习ppt课件

输液(血)器及附加装置的使用: ?输注药品说明书所规定的避光药物时,应使用避光输液器 ?输注脂肪乳,化疗药物以及中药制剂时宜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 ?输注的两种不同药物间有配伍禁忌时,在前一种药物输注结束后,应冲洗或更换输液器,并冲洗导管,再接下一种药物继续滴注; 避光药物: 硝普钠 ,硝酸甘油,维生 素K1,化疗药, 两性霉素B 等 化疗药物: 甲氨蝶呤,环磷 酰胺,阿糖 胞苷,长春 新碱,柔红 霉素等。 配伍禁忌: 舒普深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有物理性配伍禁忌,应采用序贯间歇静脉给药,须使用不同静脉输液管或者用稀释液充分冲洗先前的静脉输液管。 思美泰与易善复之间存在配伍禁忌,连续输注或者混合会产生白色浑浊,所以一定要在两者之间隔液体输注; 易善复与沐舒坦同时使用会产生白色絮状物,应用其他液体隔开,或用盐水冲管; 质子泵抑制剂(泮托拉唑,兰索拉唑, 奥美拉唑等)不应与阿扎那韦 (用于HIV感染患者)合用。 使用输血器时,输血前后应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入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应在前一袋血输尽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输液附加装置包括三通,延长管,肝素帽,无针接头,过滤器等,应尽可能减少输液附加装置的使用; 输液附加装置宜选用螺旋接口,常规排气后与输液装置紧密连接; 经输液接头(或接口)进行输液及推注药液前,应使用消毒剂多方位擦拭各种接头(或接口)的横切面及外围。 . . 导管的拔除 外周静脉留置针应72h-96h更换一次 应监测静脉导管穿刺部位,并根据患者病情,留置时间,并发症等因素进行评估,尽早拔除 PICC留置时间不宜超过1年或遵照产品使用说明书。 静脉导管拔除后应检查导管的完整性,PICC,CVC,PORT还应保持穿刺点24h密闭, 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 静脉炎 药物渗出与外渗 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 导管堵塞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输液反应 输血反应 职业防护: 针刺伤的危害 身体危害 针刺伤传播职业性血源性传染病的危险性远远大于其他途径(皮肤、黏模), 约占80%。目前已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 其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HBV、HCV、HIV。乙型肝炎病毒(HBV)则较HIV的致病性强, 针刺伤发生时一般只需0.004ml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被携带HBV的针头刺伤而发生乙型肝炎的危险性为20%, 一次随时发生的针刺伤导致乙型肝炎的几率为1/5000。另外, 病原体经针刺伤口进入体内可引起局部或全身性感染, 任何针刺伤口都可能有破伤风杆菌的存在。 心理危害 医务人员在受到针刺伤后承受着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和心理压力, 有时还会带来工作行为的改变, 尤其是在被带HIV的针头刺伤 经济危害 根据美国医院管理机构报道, 1例医务人员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后,终身约需100万美元用于检查、治疗、弥补因病不能工作的损失和作为丧失工作能力的赔偿, 即使没有感染,每例针刺伤后相关检查及治疗花费也需51~3766美元。 社会危害 血源性传播疾病存在着从患者到工作人员和工作人员到患者的双向传播途径。由于HBV传染力强, 目前很多国家已达成共识, 限制患有HBV的医务人员为患者从事有创性操作。但对于HCV和HIV阳性的医务人员各国意见尚不一致。 发生针刺伤的危险因素: 护理人员未严格遵守操作程序。研究表明护士在工作中粗心大意, 未严格遵守操作程序, 技术不熟练是导致针刺伤发生的因素之一, 易发生针刺伤的环节: 抽取药液配液时; 分离使用后的注射器或输液器针头时; 用双手将针头套入针帽时; 毁形或浸泡针头时; 用过的注射器未及时处理针头; 收集一次性医疗用品时; 用手折安瓿后徒手处理用后安瓿; 为不合作病人治疗时缺少必要的协助; 传递锐器时未集中注意力。 二、护理工作职业防护知识缺乏,防护意识不强, 对标准预防内容缺乏依从性是发生针刺伤的另一个危险因素。有调查显示:39.7%的护士对标准预防内容不是很熟悉, 甚至从未听说过。2004年6月1日, 我国卫生部制定了《医护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 其中突显了“标准预防”概念, 即对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的病源物质, 医务人员 接触这些物质时, 必需采取隔离 措施, 阻断疾病的传播途径。 锐器伤处理流程: (1)受伤护士要保持镇静,戴手套者按规范迅速脱去手套。 (2)处理伤口。立即用手从伤口的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伤口的血液,但禁止在伤口处局部挤压或按压,以免产生虹吸现象,将污染血液吸入血管,增加感染机会。在流动水下反复冲洗。用75%乙醇或0.5%碘伏消毒伤口,并包扎。 (3)及时填写锐器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