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山生态与靖江王十一陵的关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尧山生态与靖江王十一陵的关系

历史教学与田野调查 尧山生态与靖江王十一陵的关系 PAGE 306 PAGE 305 识王亲国戚墓320座,位于桂林市东北郊尧山山脉西南麓,东达大圩、西至穿山、南抵拓木、北迤甘棠,方圆107平方千米,雄霸桂林的最佳地理方位,拥享桂林市最丰富的生态资源。本文拟就王陵的核心代表靖江王十一陵所依托的尧山生态环境,论述相互关系,拓宽文物保护的手段。 一、风水与靖江王十一陵 中国古代社会十分重视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催生了风水学理论的成熟和运用的广泛。而“灵魂不灭”、“事死如事生”的思想观念使得人们对墓葬地的环境勘测如对人居阳宅环境的选择一样讲究。阴宅的选择归纳起来为“龙真”、“穴的”、“砂环”、“水抱”四大要素的统一,具体地说是指:埋葬尸骨的墓穴为“龙”,要葬在旺盛之气凝聚不散的地带,因此穴的附近(尤其以穴前为最佳)必须有水流动以生气,穴的两旁有山岗象左右手一样环绕(称左“青龙砂”、右“白虎砂”,而且“青龙砂”高于“白虎砂”)保护墓穴聚水固气,四要素的完美实现为“吉穴”。 靖江王陵作为靖江王的陵寝,选址必然引起高度重视。明初洪武九年(1376),第一代靖江王朱守谦就藩桂林府时,就亲自踏勘“吉壤”,挑选建筑陵墓的风水宝地,最终选定尧山。尧山坐伏桂林王城东北方向,是五岭中越城岭的余脉,距离市中心10千米。尧山主峰海拔909.3米,相对高度760米,是桂林最高的山峰,也是桂林唯一的长脉土岭,恰是这样的稀罕品质迎合了靖江王室的尊贵身份。 尧山以变幻多姿的四时景致闻名。春季,杜鹃漫山,姹紫嫣红;夏季,松竹葱郁,犹如阵阵碧涛;秋天,枫红柏紫,野菊遍地;冬天,白雪纷扬,冰花玉树。尧山之名,唐朝莫休符《桂林风土记》释为:“尧山在府东北,隔大江与舜祠相望,遂名。”因为尧山不仅景观引人入胜,又承先圣之气灵,所以明朝以前就历经开发,古迹众多。海拔450米处,秦朝建有尧帝庙,庙前有田数亩,经年丰收,传为尧帝所赐旱涝保收的“天赐田”;海拔600~700米处,唐代建有白鹿庵,又名玉皇阁,为当时高僧白鹿禅师的故居;山腰深涧中,有泉水涌出,口味清甜,四时不绝,流淌至山下,人称“天赐泉”。隋唐时,桂林人到尧山踏青、中秋登高及拜教祭圣的传统已经盛行。这样广聚人气的好山好水,靖江王当然霸为己有。 良好的风水环境是地质构造、地貌形态、气候、岩性、土壤、植被等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尧山之所以能获得靖江王的钦定,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尧山生态契合风水观: 尧山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常见风力最高为4~5级,年平均气温19.1℃,年均日照时数1684.4小时,年均降雨量1926毫米,蒸发量1485毫米,属多雨温湿地带;从地质学角度,可选陵区“位于断层线以下,其水源多来自富含‘地气’的深层地下水,但岩层倾向又可排泄多余的泉水和地下水入漓江”刘沛林著《理想家园——风水环境观的启迪》,60页,上海三联出版社 2000年版。 (前文提到的“天赐泉”就是典型),桂林天然的潮湿气候、过量的水分通过水向流动从而使陵区保持滋润而不过于阴湿,适度的气温也有利了地面土木建筑和宝城地宫内棺木床、尸骨的保存。从土壤地貌角度,史载尧山“积土盘回,亦略带石,长竟数百里,高亦为桂诸山之冠”明·张鸣凤著《桂胜》,121页,齐治平、钟夏校点本,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而且陵区处在“山麓前的第四纪洪积坡积地带,故土层深厚,多为亚黏土红壤”,因此陵区植被发育良好,与桂林城普遍的石灰岩地貌难以种植绿木迥然而异,“陵寝以风水为重,荫护以树木为先”(语出《青乌先生葬经》)。 靖江王钦选的陵区以尧山为靠山,左右两翼有余脉护卫,形成左“青龙砂”右“白虎砂”、青龙压白虎,前面是桂林的生命河漓江,前朱雀后玄武之势,中间一片开阔的低凹盆地适合开发陵区,构成一个较为典型的马蹄形风水宝地。 尧山生态独一无二的优势,通过植被、水向的互动互补弥补气候阴湿的缺陷,完善了风水在尧山利用的价值,创造了长久保存的靖江王十一陵。 靖江王十一陵地质剖面图关于尧山的地质情况,参考刘沛林著《理想家园——风水环境观的启迪》,上海三联出版社 2000年版。 二、靖江王十一陵生态变迁 岁月悠悠,朝代更迭,靖江王十一陵虽坐享风水宝地,但经年累月,时移境迁,生态环境经历了巨大变化的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生态环境优越时期(1376—17世纪中期明亡前夕)虽然如今靖江王十一陵区大多荒败,人们已不能直接见识明朝时期陵区繁华的风貌,但从陵区的分布来看,陵区背倚尧山山脉,坐北朝南,三面山抱林拥,青山绿水,与陵区红墙绿瓦、朱漆殿宇交相辉映,历史古迹与自然景致融为一体,是可以肯定明朝是靖江王十一陵生态环境最优越的时期。这依据几方面的原因:1.陵区的建筑、保护和维修毕竟有当朝统治的强势支持;2.从对石作仪留存、考古挖掘、遗址勘测、文献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