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语、孟子1 大学语文公共选修课大学语文课件教学教材.ppt
(二)课文讲析 1.提出贤明的君主应当与民同乐 对比:文王(人民乐意为他效力) 夏桀(人民宁愿与他同归于尽) (得民心的重要)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3) 2.讨论贤君治理国家的方法 梁惠王认为自己也是为国尽心尽力了。(并提出为何国家并未因此而强大的问题。) 孟子指出他并没有真正爱惜人民。与其他统治者只是”五十步笑百步“,没有本质区别。 孟子谈怎样才算爱惜人民。(爱惜民力、资源) 孟子进一步谈治国主张。(并回答梁惠王的问题。)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4) 3.批评梁惠王残民、虐民的弊政 对比: 狗彘食人食——途有饿莩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比喻 杀人以梃与刃——以刃与政 率兽而食人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 ????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5) 4.仁者无敌 梁惠王求教的问题: 愿比死者壹洒之——替死者报仇雪恨——军队强大/国家昌盛。 孟子的方法: 爱护人民——赢得民心——仁者无敌 主要思想内容(孟子的治国主张) 1、孟子的民本思想 2、孟子的治国主张(小康) 3、孟子推行治国主张的方法(推恩) 第一讲 《论语》与《孟子》 一、儒家思想与中国文化 自强、弘毅,求是,拓新。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 弘,寛廣也;毅,强忍也。非弘不能勝其重,非毅無以致其遠。(朱熹《四书集注》) 二、《论语》 (一)孔子简介 鲁襄公二十一年/二十二年,(公元前552/551年)十一月(周历)/元月(殷历),孔子诞生。 鲁襄公二十四年(前549年),孔子三岁。父叔梁纥卒。母颜征在携子移居曲阜。 公元前537年,(鲁昭公五年〕孔子十五岁。孔子云:“我十有五而志于学。” (《礼记·学记》:八岁入小学,十五入大学。孔子家贫,至十五方立志从学。乃自学也。) 鲁昭公八年(前534年),孔子十七岁。母颜征在卒。 鲁昭公九年(前533年),孔子十九岁。娶宋国亓官氏女。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於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於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於野。不得行,绝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