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第三中学校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四单元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共22张.ppt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第三中学校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四单元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共22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第三中学校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四单元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共22张

2004.08 前课回顾: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了侵华战争。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接受“联共抗日”的主张。 此时,日本害怕国共合作的力量,加紧对中国的侵略!!! 第15课 一、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基本史实及其标志性意义、南京大屠杀的基本史实; 二、掌握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过程中犯下的滔天罪行,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过程中涌现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及事迹; 三、认识日本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认识军国主义的本质及危害。 古迹一游: 卢沟桥 想一想: 卢沟桥是一座美丽的桥,它之所以成为中国名桥,难道仅仅是因为它精美的雕刻吗 卢沟桥事变(血染卢沟桥) 时间: 经过: 标志性意义: 1937 年 7月 7日 日军在卢沟桥军事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县搜查,遭中国守军拒绝后,悍然向中国卢沟桥守军进攻并炮轰宛平城。 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 日本为什么要进攻卢沟桥? 说一说: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特别是中国军人是怎么做的呢? 找一找: 中国军人“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史实。 中国守军在卢沟桥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命令全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日军通过卢沟桥 目录 “八一三事变”,上海沦陷: 日军攻陷中国首都南京: (国民政府迁往重庆,作为战时陪都) 卢沟桥事变 1937 年 7月 7日 平津保卫战 1937 年 7月底 全面抗战开始 平津 沦 陷 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937年8月13日 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杀(1937年) 平津的 沦 陷 时间: 抗日名将: 1937 年 7月底 佟麟阁、赵登禹 佟麟阁 赵登禹 佟麟阁生前曾激励将士们说: “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以死报国。” 中国守军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工农红军 教科书 长城 1937年12月 时间: 持续时间: 屠杀对象: 屠杀人数: 南京大屠杀 六周 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 30 0000人以上 被日军烧焦的尸体 日军杀人取乐 长江上到处漂浮的尸体 废墟中嘀哭的婴儿 日军让我国人民自己挖用来活埋自己的坑 尸横于街 埋尸现场 1.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于 ( ) A.九一八事变 B.柳条湖事件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佟麟阁、赵登禹先后为国捐躯是在 ( ) A.卢沟桥 B.平津 C.上海 D.南京 3.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的是在 ( ) A.西安事变后 B.卢沟桥事变后 C.平津失陷后 D.南京大屠杀后 4.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陪都是 ( ) A.南京 B.武汉 C.重庆 D.成都 5.卢沟桥事变中,日军炮轰的是 ( ) A.沈阳 B.宛平 C.北平 D.南京 练习二 C B C C B 1.完成《导学练》第15课; 2.准备第15课默写; 3.预习第16课 2004.0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