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心理 教程文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少年网络心理 教程文件.ppt

电子邮件随时可能被人轻而易举地偷看到, 连电脑上的全部信息都可能被浏览或破坏。 利用善良人们的信任,利用网络交际去物色和接近目标,继而实施生活中的欺诈与暴力犯罪。 (四)安全问题 关于青少年网络成瘾 1999年美国心理学年会报告指出,上网人群中网络成瘾的比例约为6%。 一项对广州市5所大学1568名上网学生的调查发现,6.34%的学生患有网络成瘾症。北京大学心理系钱铭怡教授对北京12所高校的约500名本科生进行抽查,发现有6.4%的被试存在不同程度的网络成瘾。而民盟北京市委2000年提交的一份名为5电子网络游戏与未成年人教育的报告中称北京市中学生网络成瘾的比例高达14.8%。 四、关于青少年网络成瘾 1、年龄: 国外网络问题人群集中在20至30岁之间,而中国则集中在15至20岁之间。 2、成瘾类型: 国外过度使用网络的主要问题在于信息下载、网络通信、网上聊天、网络购物、网络赌博、网上色情信息等多个领域。而中国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网络游戏上,超过了其他问题的总和。 中国特色的网络成瘾 四、关于青少年网络成瘾 (一)网络成瘾术语的使用 网络成瘾的概念、特点及诊断 (二)网络成瘾的心理社会风险因素分析 (三)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预防与治疗 (一)网络成瘾术语的使用 1、网络成瘾的概念 (1)Goldberg在1994年的一个学术会议上首先提出互联网成瘾障碍(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1998年Goldberg提出了IAD的科学概念,主要是作为应对机制的行为成瘾,认为它是缓解压力的方式。 (2)Kimberly Young提出“问题互联网使用(Problematic Internet use,PIU)”,认为PIU是“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即PIU是一种冲动控制障碍。 (3)Davis 使用“病态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IU)” 提出了认知行为模型,强调非适应性认知与心理机能障碍对PIU的影响,并且将PIU分成一般型和特殊型。 (4)Hall和Jeffrey提出用“网络行为依赖(Internet Behavior dependence,IBD)” 他们认为网络行为依赖其并发症包括有意志消沉、冲动控制障碍和低自尊。它是生活中的一个良性问题,可弥补在生活其它方面缺少的满意感,IBD仅仅是一种适应不良的认知应付风格,可以通过基本的认知行为干预加以纠正[7]。 由于IAD提出的时间早,为更多的人熟悉了解,因此一直沿用到现在,为大多数人采用。 从临床角度来看,IAD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过度依赖而导致明显的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生理受损的现象 。 Grohol与Kiseler就认为不能够通过过度的互联网使用来判定互联网成瘾的存在 。 2、网络成瘾的特点 突显性(Salience) 情绪改变(Mood Modification) 耐受性(Tolerance) 戒断反应(Withdrawal Symptoms) 冲突(Conflict)   中国.中学政治教学网崇尚互联共享 青少年网络心理 主讲:彭 阳 青少年网络心理 一、网络特点 二、青少年网络心理 三、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四、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 (一)网络成瘾的概念、诊断及特点 (二)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社会危险因素 (三)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预防与治疗 引言: 案例1: “周末,读大学的GG回来,给偶带了很多好东西,都系偶非常稀饭的。就酱紫,偶就答应陪他去逛街吃KPM。” 女儿日记:“没想到偶最好的朋友竟欺骗偶,TMD,7456,偶恨不得一脚TST。” 踢死她 他妈的 哥哥 我 喜欢 这样子 肯德鸡、 比萨饼、 麦当劳 气死我了 案例2: “熊猫烧香”电脑病毒的制作者李俊: “武汉男生”病毒 、“武汉男生2005”病毒、“QQ尾巴”病毒等 北京一少年为偷钱上网,将奶奶砍死爷爷砍成重伤 15岁重庆中学生李骁受邀参观美国微软公司总部 引言: 案例3: “网络寡妇” 的出现 网络诈骗等 引言: 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网络? 一、网络特点 (一)网络采用的是不同于传统媒体的链接方式。 (二)网络的匿名性(Anonymous)。 (三)网络的互动性和即时性 (四)网络内容及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 总:网络的“去抑制性” :指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基于个体的内心准则和社会规范的制约而形成的行为的自我克制大大削弱或不复存在,从而人们的网上行为表现出一种解除抑制的特点。 网络是个没有警察的大城市! “一台电脑, 一根电话线, 一个ISP的帐号, 和一些简单的网络工具, 人就变得那样的朦胧美丽而不可捉摸。 网络开启了人类交流的另一条通道, 让人从感情的井底之蛙变成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