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教程】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九单元单元整合提升 生物及环境.ppt

【导学教程】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九单元单元整合提升 生物及环境.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导学教程】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九单元单元整合提升 生物及环境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高考总复习 · 生物 单元整合提升 近几年高考试题对营养结构的考查,可谓形式多样,别具匠心。营养结构的呈现方式或文或图,或图文结合,其既可以考查考生对营养关系的把握,也可以提升考生的识图、辨图、析图等图文转换能力。 热点专项突破   9.营养结构的命题类型 【考情分析】 【典例1】 (2009·海南卷)如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两条食物链,大量捕捞花鲢后,种群将有所变化,下列能正确反映短期内种群总重量增长率变化趋势的是 题型一 常规型 A.绿藻上升         B.白鲢下降 C.水溞下降 D.乌鱼上升 解析 由于花鲢被大量捕捞,乌鱼将会加大对白鲢的捕食,因此白鲢会下降,水溞因没有天敌将会上升。绿藻是生产者,乌鱼能继续得到充足食物,两者均不发生大的变化。 答案 B 【典例2】 (大纲卷)如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题型二 典线型 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 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 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 解析 由曲线可以看出,甲、乙、丙生活的区域不相同,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它们的生存区域和食物有重叠部分,存在竞争;三种鱼主要食物有所不同,有利于各种群的生存。 答案 D 【典例3】 (浙江高考)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Y、X、Z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 题型三 柱条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 B.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 C.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 D.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且其中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 解析 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受气候、食物、天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为Y、X、Z分别为生态系统中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的生物,由图乙可以看出,一段时间后,X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减少,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Z营养级生物捕食对象没有改变,个体数量的增加不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从图中不能看出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某种生物处于劣势的现象不明显。因此A正确。 答案 A 【典例4】 (上海高考)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态系统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 题型四 圆饼型 解析 由图可知,甲所占的生物量最多,应该属于生产者;乙与丙占的生物量接近,因此可判定属于同一营养级;丁占的生物量最少,应属于第三营养级。 答案 A 【典例5】 (江苏高考)(节选)为研究环境污染物对某湖泊中生物的影响,一组学生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他们首先选取了该湖泊中5种不同的生物A、B、C、D、E,并对其进行消化道内食物组成的分析;然后又请当地一所湖泊研究所的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的2种污染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再将研究数据绘制成下表。 题型五 表格型 15 5 小球藻 水蚤 E 31 10 水蚤 鱼(乙) D 5 3 / 小球藻 C 57 25 水蚤、小球藻 河蚌 B 96 78 鱼(乙) 鱼(甲) A 某种杀虫剂 汞 千克体重污染物含量/mg 消化道内食物组成 生物种类 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以食物网的形式表示5种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以A、B、C、D、E代表5种生物)。 解析 确定食物链和食物网关系,不能单纯依据污染物的含量,认为污染物含量越高的生物所处的营养级越高,还应依据消化道内的食物组成。 答案  【典例6】 (四川高考)(节选)某石质海滩的潮间带由大小不一的水坑和水坑间的凸出基质两类环境组成,主要生长着浒苔、角叉苔等海藻和滨螺、岸蟹等动物。岸蟹主要以滨螺等小动物为食,其主要天敌是海鸥。 (1)有人选择大小、深度等相似的两个自然水坑(A、B),把B坑中的全部滨螺(233只)捉出,移入几乎无滨螺的A坑,研究滨螺对海藻及岸蟹种群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题型六 图文综合型 ①图A中浒苔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从种间关系角度看,浒苔和角叉苔是________________关系。 ②水坑中岸蟹种群密度与______________海藻的种群相对数量呈正相关。研究发现,此种海藻占优势的环境有利于岸蟹躲避天敌;而另一种海藻占优势的环境则相反。请据此解释B坑中的滨螺在移出前数量较多的原因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