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太阳能闪耀中国:太阳能发电市场启动 光伏制造黄金期结束.pdf

太阳能闪耀中国:太阳能发电市场启动 光伏制造黄金期结束.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太阳能闪耀中国:太阳能发电市场启动 光伏制造黄金期结束

太阳能闪耀中国:太阳能发电市场启动 光伏制造黄金期结束 链接:/news/16784.html 来源:《环球企业家》杂志 太阳能闪耀中国:太阳能发电市场启动 光伏制造黄金期结束 太阳能闪耀中国 中国太阳能发电市场即将启动,光伏制造业的黄金期却行将结束 过去两年,关于中国太阳能电力市场开启的消息一直牵动着各大太阳能制造商的神经,但憧憬和失望的多次快速切 换已让制造商对这个话题免疫。 他们的心情不难理解—过去5年里,全球太阳能电力浪潮催生出13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他们生产了全世 界超过一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95%销往海外。但这个行业里的每一个从业者都很清楚,中国才是未来最大的潜力市 场,他们的未来将很大程度上维系于此。 现在到了该重新振作起来的时候了。过去6个月的种种迹象表明,国内市场的开启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而在此之 前的短暂准备期,一场决定所有光伏企业命运的暗战已经打响。 尽管没有证据表明光伏制造商从中国政府获得了某种暗示,但今年初以来他们坚定的表态让人有理由相信这一点。 “今后两年中国市场将会呈现爆发式增长。”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商尚德电力董事长施正荣(专栏)对《环球企 业家》说。另一家制造商英利绿色能源董事长苗连生最近也做了类似判断,“中国将迅速成为世界最重要的光伏市场 之一。”苗连生在5月20日公布其第一季度财报时说。 在这之前的5月5日,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在一个行业会议上的表态足以支撑上述领导人的自信—活 跃于中国官方和企业界的李一直被看作是政府声音的传递者。李俊峰说:“到2015年,中国国内的光伏装机容量目标 将达到10GW,到2020年,目标至少要到50GW。”这一目标大大超出了光伏企业的预期,要知道,过去官方对2020年 目标的规划仅20GW。 一个未经官方证实的消息也能证明国内市场开启已近在咫尺。《环球企业家》独家获悉,国家发改委正计划给予过 去两年已经并网但没有上网电价的光伏电站项目统一的上网电价补贴,价格可能为1.15元/度,涉及电站项目约100M W左右。这亦得到了几家主要光伏制造商的证实,政策可能在近期出台。 在中国,统一的上网电价作为国内光伏市场开启的钥匙,它的难产一直让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饱受诟病(详见www.g 太阳能闪耀中国:太阳能发电市场启动 光伏制造黄金期结束 链接:/news/16784.html 来源:《环球企业家》杂志 过去2年已经并网的电站项目,未来新建项目的政策状况尚不明朗,但这一政策结合李俊峰所透露的50GW额度,或 意味着中国正在无限接近统一的上网电价。 暗流涌动 与上述利好消息同步发生的,是嗅觉敏锐的光伏制造商和投资商已经低调展开的布局行动。 今年初,尚德电力低调成立了中国事业部,“组织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加大我们自主操作的力度。”尚德电力副总裁 雷霆对《环球企业家》说,今年他领导的国内市场团队将扩大一倍以上;同时,赛维LDK也在加大对中国的投入,赛 维公共事务总监姚峰在不久前被委任中国区营销总监,负责国内市场的开发;英利则通过参与金太阳工程等由政府发 起的光伏项目,谋求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地位;不仅如此,包括天合光能、阿特斯等在内的光伏制造企业都在今年加大 了国内的公关传播力度,提高其国内知名度。 不仅是产业链上游的制造商,长期在海外从事下游太阳能电站开发的投资商和服务商也开始不约而同杀了回马枪。 今年2月,光伏系统开发商和电力运营商天华阳光宣布成立“天华阳光中国”,开始将其在海外电站的经验复制到中 国,“针对中国市场,我们设计了‘投资商+服务商’的特殊商业模式。”其中国市场负责人黄晓红告诉《环球企业 家》;4月,在德国有29年光伏安装经验的德国IBC太阳能也宣布正式进军中国市场,定位于服务商,目标是为中国未 来几年的光伏电站工程提供光伏发电系统。 回顾2010年8月时的情景,你会更好地理解如形势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彼时,中国政府正在组织第二次全国性太阳 能项目招标,打算把中国已有的太阳能规模扩大28倍。在海外市场火爆、产品供不应求的行情下,制造商们对此利好 政策似乎并不领情,他们甚至表现得有点傲慢—实际上他们不太情愿把能在欧洲卖高价钱的产品低价卖给国内。为了 说服这些处强势地位的制造商能支持国内,发改委在宣布上述政策前甚至得先私下把制造商聚到一起做些说服工作。 当然,政府的低姿态也让当时坐拥“不愁卖”心态的制造商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