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石墨烯的结构与性能(文档篇).doc
石墨烯的结构与性能(文档3篇)
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石墨烯的结构与性能的资料3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石墨烯的结构性能第一篇
石墨烯的结构性能
摘要:石墨烯是2004年才发现的一种有奇异性能的新型材料,它是由碳原子组成的二维六角点阵结构,具有单一原子层或几个原子层厚。石墨烯因其具有独特的电子能带结构和具相对论电子学特性,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理想的二维电子系统,且具有丰富而新奇的物理特性。本文详细介绍了石墨烯的结构,特殊性能以及对石墨烯原胞进行了5×5×1的扩展,通过密度泛函理论 ( DFT) 和广义梯度近似 ( GGA)对50个碳原子的本征石墨烯超晶胞进行电子结构计算。
关键字:石墨烯,结构,特殊性能,超晶胞,电子结构计算
一、 引言
石墨烯是2004年以来发现的新型电子材料 石墨烯是sp杂化碳原子形成的厚度仅为单层原子的排列成蜂窝状六角平面晶体。在单层石墨烯中,碳碳键长为0.142nm,厚度只有0.334nm。石墨烯是构成下列碳同素异型体的基本单元:例如:石墨,碳纳米管和富勒烯。石墨烯被认为是平面多环芳香烃原子晶体。石墨烯在电子和光电器件领域有着重要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正因为如此,石墨烯的两位发现者获得了201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2
石墨烯是一种没有能隙的半导体,具有比硅高100倍的载流子迁移率,在室温下具有微米级自由程和大的相干长度,因此石墨烯是纳米电路的理想材料,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导热性[3000W/(mK)]、高强度(110GPa)和超大的比表面积 (2630mZ
/g)。这些优异的性能使得石墨烯在纳米电子器件、气体传感器、能量存储及 复合材料等领域有光明的应用前景
二、 石墨烯的特殊性能
石墨烯是一种半金属或者零带隙二维材料,在靠近布里渊区6个角处的低
能区,其E-k色散关系是线性的 ,因而电子或空穴的有效质量为零,这里的电子或空穴是相对论粒子,可以用自旋为1/2粒子的狄拉克方程来描述。
石墨烯的电子迁移率实验测量值超过15000cm/(Vs)(载流子浓度n≈10
cm ),在10~100K范围内,迁移率几乎与温度无关,说明石墨烯中的主要散射机制是缺陷散射,因此,可以通过提高石墨烯的完整性来增加其迁移率,长波的声学声子散射使得石墨烯的室温迁移率大约为200000cm /(Vs),其相应的电
阻率为lO -6 cm,比室温电阻率最小的银的电阻率还小。硅的电子迁移率为l400cm2/(V.s),电子在石墨烯中的传输速度是在硅中的100倍,因而未来的半导体材料是石墨烯而不是硅。这将使开发更高速的计算机芯片和生化传感器成为可能。但是当石墨烯生长在siO2衬底上时,由于衬底的光学声子对电子的散射
比石墨烯本身对电子的散射要强很多,导致电子的迁移率下降为40000cm /(Vs)。同时,人们也研究了化学掺杂对石墨烯载流子迁移率的影响。Schedin等发现 ,即使杂质浓度超过10 cm ,载流子迁移率也没有发生变化。Chen等研究发现 ,低温和超高真空的环境下,对石墨烯掺杂金属钾可以使载流子的迁移率下降至原来的1/20左右,而当加热石墨烯,去除掺杂的钾后,载流子的迁移率又可以恢复到以前的水平。石墨烯独特的电子特性产生了一种令人预想不到的高不透光性,这种单原子层对白光的吸收率是一个非常令人惊奇的数字:a≈
2.3%,a是精细结构常数 。
石墨烯的电子特性可以用传统的紧束缚模型来描述,在这个模型中,电子能量与波数可以用式(1)来表示:
其中: =2.8eV为最紧邻跃迁能量,a为晶格常数,色散关系中的正负号分别对 应于导带和价带,它们在6个K点处值相同。这6个K点中有2个是无关的,而其它4个由于对称性而完全等价。在K点附近,能量线性地依赖于波数,非常像相对论粒子。
石墨烯被认为是理想的自旋电子学材料,因为其自旋一轨道耦合很弱,而且碳原子的核磁矩几乎为零,因此,电子的自旋注入核探测可以在室温下进行。石墨烯中,电子自旋扩散长度在室温下甚至超过l m。石墨烯是现在世界上已知的最为坚固的材料。哥伦比亚大学JamesHone组的研究人员将石墨烯薄片衬于直径为l~1.5 m的SiO2空洞上 ,用显微镜确定石墨烯的位置后,开始利用硅探头来
按压石墨烯薄膜,但是,他们很快发现硅探头的强度不够,往往是石墨烯薄膜未破,硅探头就断了,后来就只能改用半径大概为10~30nm的钻石探头来按压,以得到薄膜被破坏时的应力值。然而令人震惊的是,石墨烯的强度是世界上最好的钢强度的100倍。最后,研究人员利用原子力显微镜针尖测量了石墨烯的力学性能,其弹性系数为10 N/m,而杨氏模量达0.5TPa。
三、 本征石墨烯超晶胞模型
几何结构的优化和电子结构的计算是采用基于密度的泛函理论 ( DF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