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打印版)-(word)可编辑.docVIP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打印版)-(word)可编辑.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前言 (2010年08月19日于大连第二届中国心力衰竭论坛)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状态,常可合并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恶化心衰,甚至导致心脏性猝死。Framingham研究显示50%—60%的心衰患者死于猝死和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已严重影响着慢性心衰患者的预后,成为社会发展和人类健康的重负。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欠佳,有致心律失常作用,并可能增加心衰患者死亡率,因此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长期困扰着广大临床医生。 ??? 近年来循证医学的发展,为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诊治提供了新的可信服的依据。国内外先后发表了多个慢性心衰、心律失常诊断治疗指南和共识。2009年美国心脏病学会(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ACC)和美国心脏病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在2005年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基础上更新,发表了《成人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0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Associations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SC)发表了《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2007年美国心律学会(heart rhythm society, HRS)/欧洲心律学会(European heart rhythm society,EHRS)/欧洲心律失常学会(European Cardiac Arrhythmia Society, ECAS)发表了《心房颤动导管和外科消融患者选择、治疗策略、手术操作和随访建议的专家共识》,2008年ACC/AHA/HRS发表了《心律失常器械治疗指南》,2006年ACC/AHA/ESC发表的《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预防指南》,2009年美国胸科协会基于临床试验发表的《心房颤动抗凝治疗》,2008年美国ACC/AHA发表的《威尼斯心房颤动消融治疗共识》,2008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发表了《2008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指南》,2007年发表了《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2006年发表了《心房颤动诊断与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这些指南和共识反映了慢性心衰和心律失常诊断、治疗的多方面进展,但或侧重于慢性心衰,或侧重于某种心律失常或某个方面治疗。目前尚无专门针对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因此有必要制订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专家共识。写作组参照最新欧美指南和共识,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起草了我国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提交国内同行讨论,为临床医生提供权衡治疗得益和风险的相关证据,制定恰当的临床处理决策。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 ?慢性心衰可通过增加左房压力,增加左房容量,过度激活神经-内分泌,心肌纤维化,增加不应期离散等出现各种室上性心律失常,包括房性早搏、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尤以心房颤动最为常见。缓慢性房性心律失常详见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缓慢心律失常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共识专家组: 胡大一??郭继鸿??马长生??杨延宗 曹克将??查咏梅??邓? 华??董建增??方? 全??高连君 李学斌??刘少稳??刘? 旭??马长生??马? 坚??孟? 旭 商丽华??孙英贤??万? 征??王祖禄???? 汪? 芳??吴书林 杨东辉??杨平珍??严? 激???? 张海澄???? 张树龙?朱? 俊 (执笔小组:高连君? 张树龙? 常栋? 杨东辉? 夏云龙? 刘金秋? 董颖雪 尹晓盟以姓氏拼音为序) 慢性心力衰竭伴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中国专家共识 (一)定义和分类 ???? 慢性心衰也可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见的包括心房扑动(房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房速)。 ??? ?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是心房快速而规律的电活动,介于房性心动过速与心房颤动之间的快速性心律失常。频率一般为250-350次/min,至少在一个体表心电图导联上心房波间无明确的等电位线。常呈2:1和4:1下传心室。如果房室以不同比例传导则表现为心室率不等。根据折返环路的解剖位置,可分为峡部依赖性房扑和非峡部依赖性房扑两类。右房依赖性房扑又称典型房扑,是右心房内大折返性心动过速,左心房被动激动,折返依赖于下腔静脉和三尖瓣环之间峡部的缓慢传导。非峡部依赖性房扑通常无固定折返环路,与房颤关系较密切,有时非典型房扑可能是一种不稳定的心律失常,很容易转化为房颤。非典型房扑还可以表现为不纯房扑(fibril-flutter),即心房的一部分为房扑,另一部分为房颤,或者其体表心电图特点符合房扑,但心房内标测表现为紊乱心房律或房颤;或体表心电图特点符合房颤,

文档评论(0)

peace030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