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 运动损伤的心理及康复.doc
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 运动损伤的心理及康复
老年骨质疏松的诊治与康复
徐小梅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的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系统疾病。其基本病理机制是骨代谢过程中,骨吸收和骨形成(骨重建)失衡。
一、骨质疏松分类
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三类。原发性骨质疏松是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一种退行性病变。继发性骨质疏松由其他疾病或药物等因素诱发。特发性骨质疏松多半有遗传家族史,多见于8~14岁青少年及女性。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两种类型,即型与型。型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其中大多数患者骨转换率增高,又称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型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70岁以上老年人。
骨质疏松症是一个具有明确的病理生理、社会心理和经济后果的健康问题,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这是由于骨强度下降,在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大大增加了老年人的病残率和死亡率。
二、病因与危险因素
(一)激素及调节因子 绝经导致的雌激素缺乏是PMOP的主要病因。雌激素缺乏导致破骨细胞功能亢进,使骨吸收多于骨形成而发生骨量丢失。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绝经早期雌二醇(E■2)、雌三醇
(E3)水平下降导致腰椎和髋部骨密度(BMD)下降。
绝经是雌激素、孕激素同时缺乏的状态。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孕激素与骨代谢也有密切关系。孕酮可促进骨细胞增殖从而增加骨质。在激素替补治疗中,加用孕激素除可拮抗雌激素的子宫内膜增生作用外,它还具有直接促进骨形成作用,尤其可增加皮质骨量。
雄激素也是促进骨生成的重要调节激素,其作用的主要部位在骨膜。女性雄激素来源于卵巢、肾上腺和脂肪组织。卵巢生成睾酮和二氢睾酮,肾上腺生成和分泌去氢异雄酮及其硫酸盐。绝经后妇女的血睾酮明显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女性血清中的去氢异雄酮硫酸盐与腰椎、股骨颈和桡骨BMD正相关。有人对一组绝经后妇女进行长达16年的追踪观察,发现绝经后妇女血清雄激素水平下降与身高变矮相关。
维生素D3可加速小肠绒毛细胞成熟,促进钙结合蛋白的生成,增加肠钙吸收。活性维生素D3■缺乏可伴有血清钙下降,导致骨盐动员加速,骨吸收增强。其代谢产物24,25(OH)2D3可以促进骨折愈合。在骨折的新骨组织中存在24,25(OH)2D3的结合点。
随着年龄增加肠钙吸收减少,血中甲状旁腺激素(PTH)逐年升高,也导致骨吸收增多。部分PMOP患者有轻度原发性甲旁亢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依据,称为绝经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PHPT)。
除系统激素外,许多由造血干细胞、单核细胞、成骨细胞产生的局部细胞因子如胰岛素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肿瘤
坏死因子等都直接影响和调节破骨细胞的生成、功能和寿命。
(二)钙缺乏 Nordim指出,骨质疏松的钙缺乏,不单是指钙的摄入不足,也是指钙的低吸收或高排出,或二者兼有造成的负钙状况。PMOP妇女肠钙吸收功能随着绝经年限逐年下降,其机理为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维生素D合成下降,小肠对维生素D处于不敏感或抵抗状态。
(三)峰值骨量(PBM) 老年人骨量受以下三方面因素决定:
(1)骨发育成熟期骨峰值达到的最大程度;(2)中年时期骨量维持时间;(3)随后发生的骨质丢失速率。
PBM大约出现在30岁左右,是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PBM是决定成年后是否发生骨质疏松以及骨质疏松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PBM越高越不易发生骨质疏松,相反,PBM越低,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性越大。在遗传因素中,现认为VDR、ER、I型胶原子α1基因的多态性是最主要。而环境因素中,生活习惯、健康状态、体力活动是主要影响因素。虽然遗传因素无法取代,但后天的不利因素可以预防,如保证钙的摄入量和加强体育运动有利获得高的PBM。
(四)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 吸烟、酗酒、高盐饮食、大量饮用咖啡、维生素D摄入不足和光照减少均为骨质疏松易患因素。动物实验表明烟草中的多环芳香羟化物可导致大鼠BMD下降,与去卵巢大鼠相似。慢性酒精中毒除可造成肝功能不全、脂代谢紊乱和蛋白质缺乏外,乙醇对骨组织也可能有直接作用,如促进破骨细胞增殖与分
泌。高钠饮食则增加尿钙和尿钠的排出量。
(五)体力活动和制动 个体在达到PBM后,一生要减少20%~30%的骨骼肌组织,由于肌肉量的下降,老年人活动减少,又可导致体力活动能力差、食欲差、平衡能力差、易摔倒等。相反良好的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可减少肌肉量的下降。由于主动或被动原因使机体制动,导致废用性骨质疏松症,见于长期卧床、骨骼肌麻痹、严重外伤和昏迷等患者。
(六)药物和放射性物质 糖皮质激素、抗凝剂、抗惊厥药等多种药物可引起骨质疏松。骨组织放射治疗可出现放射性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遥感科学与技术教学计划-定稿.doc
- 2013年山西省普通高考艺术类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doc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优秀论文 封育模式对干旱区沙地植被恢复影响研究.doc
- 《冲压模具-浅盒形件拉深工艺及模具设计(拉深冲孔)说明书》.doc
- 国际资本流动与中国金融安全关系探究_论文.docx
- 2017年化学教育专业大学生实习报告.doc
- 自学考试-旅游英语选读真题2010年10月.doc
- 第章习题 集成运放.doc
- [工程科技]棉纺工艺设计.doc
- vmbox_安装oracle e linux_计算机软件及应用_IT计算机_专业资料.doc
- 中国行业标准 DB/T 100-2024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pdf
-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DB/T 100-2024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pdf
- 中国行业标准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校园周边书店阅读氛围对初中生阅读素养提升的影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校园餐饮卫生监管与食品安全教育创新模式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平衡机制的法律法规完善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1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治疗中的并发症预防与护理措施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