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下活检取材相关经验技巧汇编.docVIP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胃镜下活检取材相关经验技巧汇编 钳夹第一块标本时定位准确,将是病理诊断成功与否决定的步骤。是取材的第一步,也是最关健的一步。一旦第一钳夹取标本不成功,将致明显渗血,易造成小病灶处及周边粘膜处视野不清,难以看清病灶及病灶边界。   一.向食道腔内突破粘膜层生长的菜花状蕈伞型肿物,表面糜烂,脆易出血,周边不规则,宜先冲洗,选取肿物较坚硬的岩肉。   二.向食道腔内生长的肿物。如宽蒂息肉样肿物,不破坏粘膜层,粘膜表面光滑,边界清,取材位置选在蒂根粘膜处。如细蒂息肉样肿物,以夹取带蒂肿物部份或全部标本。以上食道内夹取标本大多采取90度,垂直方向进取,较直观,稳定性好,患者发生恶心时对取材影响小,标本质量高。   三.胃底贲门部位的增生肿物,表面糜烂,易出血。大多都是浅表性仅粘膜层破坏,故钳夹取活检物为增生肿物表面为佳,其中位于齿状线以下胃底贲门口处病灶镜头呈倒钩状取材更为直观、容易、准确。   四.位于胃窦胃角胃体向腔内突出的岩状肿物,以突出物中心肉样组织为取材活检物。溃疡型胃癌或恶性溃疡应取溃疡边缘组织,阳性率高。周边欠规则胃溃疡,选材应欠规则边缘交界处为宜,岛屿型溃疡,选材仍以病灶边缘与正常组织交界处,因为岛屿处组织为正常组织可能性高,环绕岛屿周边组织大多为炎性细胞糜烂组织。   五.胃癌细胞多在溃疡边缘,底部向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层浸润,主要组织类型为腺癌。胃溃疡最表层由少量炎性渗出物(白细胞,纤维素等)覆盖,其下为一层坏死组织,再下为较新鲜的肉芽组织层,最下层由肉芽组织移行为陈旧瘢痕组织。   在胃炎方面,学者们观察到肠上皮化生过度到肠型胃癌的现象。大肠型化生在胃癌癌旁粘膜上皮的检出率常高达88.2%,并可见肠化生病变向胃癌移行。癌旁粘膜常见重度非典型增生现象,有的并与癌变呈移行关系。本人采取多部位钳取标本送病理活检。 某些溃疡型胃癌其肿瘤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比较接近正常组织,说明其分化程度高。大多蕈伞型胃癌,癌肿组织缺乏相似之处,也就是说分化度低或未分化。食管、胃肿瘤细胞大多形态大、胞核浆比增高、多核、巨核等,空间排列极向显著紊乱。如食道鳞状细胞癌中鳞状上皮排列极向显著紊乱,胃腺癌中腺上皮失去极向、腺体很不规则。了解了肿瘤病理细胞学后,才能更准确地镜下肉眼观察形态与钳夹标本。 总结的很好 经验(5) 对于老年病人胃镜前一定要评估心肺情况,以免出问题。 进贲门后,逆时针旋转一下镜身,或者左手持操作部往左偏一下,就可以看到胃腔和大弯侧粘膜。 幽门紧闭时,对着幽门不停吸气和打气。 胃镜活检方面我的经验:对隆起型病灶要检隆起顶部,对溃疡型病灶要检溃疡边缘偏内侧一点,最好能检到含有溃疡内侧和外侧的组织,这样病理的阳性率较高。 对于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初学者来说,进境有“四关”:①食管入口,②体底交界,③幽门,④球降交接区。但熟能生巧。 进幽门的体会 1 挑一条好镜子。旋钮不灵敏令人郁闷。 2 进胃腔少注气,及时拉正镜子,循小弯进镜。 3 幽门一定看清,尤其有溃疡水肿等变形时。 4 贴紧,跟稳,送气,轻进,一气呵成。 5 要先看看球部情况,溃疡憩室存在时更要轻进。 想谈谈我做胃镜的一点心得。就是在胃镜进入口腔的时候,镜头上看舌头是在上面的,这个时候轻轻往下打一下旋钮,使镜身贴着舌面,顺着舌面进入会厌,尽量不刺激咽后壁,这样病人呕吐的机会就少很多了,俗称“压舌面”。并且进镜之前一定要吸干镜头前的水,这是我老师教给我的一点小经验,拿出来给大家分享。 十二指肠息肉直径大于1.5--2.0厘米时应该是内镜下电切禁忌,前几天我们主任碍于熟人面子,禁不住别人的请求,给一患者做了手术(球部息肉,直径约2.5厘米),结果造成穿孔.望各位能从此事吸取点教训--严格掌握好内镜手术的适应症! 一点小提示,关于充气充气太多可增加穿孔和误诊萎缩性胃炎的机会。退镜时要记着把气吸一吸。以免胃内胀气。操作时动作一定要小。 胃镜操作步骤.doc (20.0k) 曾经遇到一胃镜取异物者(为犯人),吞了壹圆钱币两枚及纽扣5粒,操作顺利,异物也全部取出,但约不到一小时又来就医。原来患者操作结束后,假装呕吐,顺手又拿走了丢弃的两个注射针尖,趁人不备又吞了下去,只好再来取出。幸亏公安系统经常与我们科室打交道,双方都未扯皮。各位高手遇到此类病人也要多个心眼。 在做肠镜检查前一定要做好肠道准备。 对胃镜下病变大小的估计只有一个很简陋的方法,就是用我们的活检钳来进行比较。我们常规的活检钳张开一般是0.6-0.8厘米,所以取活检时在病变上比划一下,以做一个大概的估计。所以对1-2厘米以下的病变,这个估计还比较准确,但对于大于2厘米的病变,这种估计就大打折扣了。而且有时候病变表现在黏膜面的部分比较小,而黏膜下浸润的程度比较广泛,就更难估计了。 胃肠镜操作与诊断 1。食管三个生理性狭窄区 **平均2

文档评论(0)

peace030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