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代珠江三角洲农业商品化反思
清代珠江三角洲农业商品化反思
[摘要] 农业的商品化是当前国内经济变革中的一个热点话题,同时亦是很难实现的课题。目前,虽然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商品化已走在国内的前列,不过问题依然存在。为此,本文试图通过考察清代珠江三角洲农业出现的农业商品化的趋向,寻找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关键词] 商品化 沙田 立体经营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在清代达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鼎盛阶段。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各个部门都得到了充分发展,其中作为传统社会基石的农业在前代的开发基础之上,亦由传统的自给自足经济向商品化转变。在农业向商品化嬗变过程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发展模式留给当前该地区农业发展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一、立体经营:农村产业合理化布局与农业商品性生产
珠江三角洲地区农田种类繁复多样,既有山地、平原,又有丘陵、海滩。但是在各种类型的耕地中,对珠三角地区影响最巨者当属沙田。据谭棣华先生在《清代珠江三角洲的沙田》一书中所下定义,所谓沙田一般指沿海濒江淤泥积成的田地,而非指一般含沙质多的沙地。广东的沙田,主要集中在今中山、番禺、顺德、东莞、深圳、新会、南海、台山、斗门等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县市。沙田的开发、利用,是清代上述地区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同时亦是使之成为珠江三角洲的核心地带的关键要素。清代这些地区开发、利用沙田过程中的农业合理化布局成为值得关注的对象。
沙田为滨海、濒江之地,地势低洼,常受自然灾害威胁。有鉴于此,耕耘在沙田上的农民变害为利:在沙田周围建造坝基防洪、防潮,坝基之上栽种桑树、果树、甘蔗、蒲葵等经济作物,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另一方面亦可巩固基坝;田中种植水稻;水里养殖蚬、贝、鱼、虾、蟹等水产,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系统介绍了这种经营模式。果、桑、蔗、葵收获后用于商品交换而投入市场,水稻收割后,水中鱼、虾、蟹、蚬、贝之属除去家用,亦可出售,达到立体种植,充分利用资源的效果。正如其在《蟹》一诗中所咏唱的农家食蟹之乐,“蟹逐咸头上,渔人网不稀。未衔禾穗罢,又食稻孙肥”。屈氏文中提到的对沙田的利用尚不止于此,例如农人收割水稻后,稻田利用涨潮之机引入海水,焚烧稻梗,既可增加田之肥力,亦可获取盐,可谓一举多的的立体经营模式。
清代中后期,珠三角的农业除了继续立体化经营模式外,亦发生新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粮食作物在农业耕种面积中的比例日渐减少,开始出现普遍性的经济作物种植。这一时期经济作物的种植并不是盲目的,而是农民根据市场的需要来选择作物的品种。农作物耕种的市场化无疑进一步推进了珠三角农业商品化的进程。屈大均称清代广州珠江南岸,“有村曰庄头,周里许”都种素馨花,因为当时广州城内家家喜欢买花,特别是素馨,正所谓“无钱花亦买,暮暮上头来。”这正是适应市场需求,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表现。其他如番禺,当地农民为牟利“多以花果为业。”另外受国内外市场对蒲扇需求量增加的影响,新会的很多地方农田多种蒲葵,并称之为“葵田”。司徒?纪先生在《广东文化地理》一书中就写道:在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中,蚕桑种植面积随国际市场对生丝需求量上升而有增无已,而粮食生产却进一步萎缩。由于珠三角的农业生产这一时期多以经济作物为主,故该地区由原来的粮食外销省,变成依赖广西、福建的粮食输入省。农田经济作物比例的增加,有力推动了珠三角地区商品经济的繁荣,这也是该地区农业商品化过程中重要的一步。
二、寓农于商:农村人口的非农业化
广东自宋元以来,特别是清代,受人口自然增长和移民等因素的影响,由原来的地广人稀,变为地狭人稠的局面。据史料记载,清代乾隆十四年至五十六年的42年间,广东人口从629.7万人猛增至1592.3万人,增长近1000万。特别是在珠江三角地区表现尤为突出。番禺县宣统年间人口多达99.6513万人,南海县道光年间人口多达111.9344万人,新会县道光十九年人口多达68.8412万人,顺德县咸丰年间人口达103.3473万人,仅此两县人口就占宣统三年广东总人口的18.45%。与此同时,人均耕地面积从顺治十八年的26亩锐减为嘉庆二十五年的1.54亩。在这一情况下,农业人口超出了耕地所能承受的限度,于是便出现了农村人口的非农业化趋向。
农村人口的非农业化趋向表现在多个层面,其中之一即是向外移民,既包括国内移民,亦包括海外移民。《谭文勤公奏稿》卷十七记载,仅光绪前期,广东“谋生海外者其数既逾百万”这近百万人是近代中国较早的一批劳务输出人员。但单靠劳务输出并不能解决农业人口过剩的根本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内部的自我吸收。内部自我吸收的方式很多,首先农民成为工业者。谭棣华先生说:清代擅长某一技能的农民逐渐从农民中分离出来,变成独立的手工业者。实际上,这批农民手工业者并未完全成为独立的手工业者,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窘境及对策.doc
- 浅谈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现状、原因及对策.doc
- 浅谈我国中小企业制度化管理.doc
- 浅谈我国中小制造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doc
- 浅谈我国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doc
- 浅谈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与完善.doc
- 浅谈我国企业出口面对问题及战略对策.doc
- 浅谈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现代化管理.doc
- 浅谈我国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问题和建议.doc
- 浅谈我国企业外汇交易风险防范技术.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