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教学设计与课堂管理中的心理学原理 PPT课件.ppt

第十章教学设计与课堂管理中的心理学原理 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教学设计与课堂管理中的心理学原理 PPT课件

第十章 教学设计与课堂管理中的心理学原理;第一节 课堂管理的心理学原理及策略;三、课堂教学的心理气氛 (一)什么是课堂心理气氛 心理气氛:是指群体在共同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群体占优势的比较稳定的情绪状态。 课堂气氛: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 (二)类型 积极的 消极的 对抗的;(三)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因素 1、教师的教学 2、课堂的领导方式 权威式 放纵式 民主式 3、校风与班风 4、师生的人际关系 5、班级的规模;四、课堂教学的管理技巧 (一)课堂问题行为及其产生的原因 1、学生因对教学产生厌倦情绪,寻求其他的刺激而违反课堂纪律。 2、学生因学习过于紧张,困难较多,害怕失败等原因而产生挫折与焦虑情绪,为寻求发泄的途径而违反课堂纪律。 3、个别学生因成绩较差,希望老师与同学注意自己、承认自己,为了获得在群体中的地位,而不择手段违反纪律。;(二)问题行为的处理与课堂管理技巧 问题行为常常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是教师需要重视的问题。 在处理问题时,教师应尽量使用积极的言语,而不使用消极的语言。(表10-2) 课堂管理技巧 p426 (三)利用强化技术管理课堂 基线记录:即教师或心理学家花大约一星期的工夫,追踪该儿童在特定班级里发生问题行为的频率,接着再向教师介绍和解释强化相依关系的原则。 (代币制、鼓励正向行为);五、良好课堂管理的主要原则 (一)以积极的指导为主,以消极的管理为辅 (二)培养良好行为于先,奖惩管理于后 (三)师生共同制定可能达成的行为标准 优点:1、学生乐于接受与遵守。2、由于师生的彼此妥协,使可容忍的行为限度增大,学生不致有动辄犯过之虑,其言行亦不至因时刻紧张而呆滞。 (四)采取民主式领导,培养学生群居共处的合作态度 (五)改善处理问题行为的只能与技巧,以他律为始,以自律为终 (六)减少造成不良行为的校内及校外刺激因素;第二节 有效教学的设计;三、教学设计过程及其组成部分 (一)学习需要的分析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三)教学对象分析 (四)学习目标的编写 (五)教学策略设计 (六)教??媒体选择 (七)教学媒体设计 (八)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主要是形成性评价,即在设计成果推广使用之前,先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试用,以了解教学系统的试用效果,如可行性、可用性、有效性等。;四、教学设计工作的特点 系统性 具体性 灵活性 五、教学设计的应用 宏观 微观 六、关于教学设计的研究;七、怎样完成具体的教学设计 首先,应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设计教学活动。 其次,应根据学习目标的性质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 (表10-3 P444) 最后,对一课中教学活动的设计应灵活,突出重点,切记机械地搬前述模式。;八、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 肯普在1985年《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把教学组织形式分为集体授课、师生相互作用和个别化学习三种。 (一)集体授课 教师通过自己的讲授(包括介绍、解释、演示、表演等)把教学内容传递给一个班(或几个班)的学习者。 教师常常采用讲授式 ;(二)师生相互作用 是一种小组学习的形式,如果学习活动由学习者自己掌握,则又称作学习者间的相互作用。 主要形式: 1、讨论 2、个案研究 3、角色扮演 4、模拟 (三)个别化教学 学习者独立学习、自定进度、接受教师个别指导。 1、程序课本或计算机化的程序教学 2、录音练习册自学 3、多媒体学习包 4、个别教学系统:简称PSI 5、导听教学,简称AT 6、自学课件;第三节 教学策略的制定和灵活运用;三、课堂教学顺序 定义:指教学内容的各组成部分的排列次序,它决定“先教什么、后教什么”。 四、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 课的结构:指课的组成部分、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的分配,一般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材料、布置课外作业等。 组块:教学过程中每次呈现教材的分量。 组块的容量:7±2;第十二章 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定;第一节 概述;五、有效测验的必要条件 (一)效度 测验效度是指测量的真实性、正确性,即该测验与所要测量的目标特征相符合的程度。 效度是测量工具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一般要求在0.35~0.60之间。 (二)信度 反应测验分数的稳定性的可靠性的指标,是指测量的前后一致性程度。一般要求在0.9以上。 再测法、复本法、分半法;(三)难度 是指一套测验中试题的难易程度,这是用来进行题目分析和评价试题的主要指标之一。 计算公式: (四)区分度 是测验题目对考生水平鉴别能力的指标,是测验题目能够鉴别受测者水平的程度。 难度与区分度的关系:中等难度的试题对学生总体的区分度最高。 (五)可用性;第二节 常用的测验方法;智力的测量 发展 1、比奈——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智龄

文档评论(0)

dajia1q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