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 提 要 艾滋病流行现状 艾滋病基本知识 艾滋病防治策略 艾滋病流行现状 世界艾滋病历史回顾 1981-1982年 美国疾控中心首次报道了同性恋人群中爆发卡氏肺囊虫肺炎和卡波济氏肉瘤,这种综合症被命名为艾滋病并开始受到关注 1983-1986年 首次分离出淋巴腺病相关性病毒,1986年被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1987-1996年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齐多夫定为第一个用于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二联—三联—“鸡尾酒”疗法备受瞩目 全球艾滋病流行形势 自1981年在美国首次发现和报道艾滋病,目前,全球艾滋病感染者已累计达到5800万人。其中死亡3000万人,而且还以每天1.6万人的速度增加,已成为当今世界共同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流行重点从最初的美洲区,向非洲转移,目前有向亚洲扩散的趋势。 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 1992年河南省通过非法卖血行为开始传播HIV 1994年艾滋病在全国范围内扩大其流行范围 1995年发现经母婴途径传播的HIV感染 我国艾滋病疫情情况 网络直报 累计 HIV 32.6万例,AIDS 10.7万例,死亡5.4万 2009 HIV 4.8万例,AIDS 2.0万例,死亡1.2万。 每月 HIV 4000例。以性传播为主,占45% 疫情估计 2009年,存活HIV/AIDS约74万人,其中: AIDS 10.5万 2009年,新感染 4.8万,因AIDS死亡 2.6万 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 报告数 vs 估计数 性传播持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 同性传播上升速度明显 异性传播 + 同性传播 2007年存活70万感染者/病人 40.6% + 11.0% = 51.6% 2009年存活74万感染者/病人 44.3% + 14.7% = 59.0% 2007年5.0万新发感染者 44.7% + 12.2% = 57.9% 2009年4.8万新发感染者 42.2% + 32.5% = 74.7% 我国艾滋病流行特点 艾滋病疫情地区差异大 艾滋病疫情继续呈上升趋势 传播途径以经吸毒传播为主,经性和母婴传播增加 妇女感染的比例增加 艾滋病发病和死亡持续增加 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主要危险因素 吸毒人群仍在增加,静脉注射毒品比例上升(53.3%),共用注射器比例上升(37.0%) 性乱人群没有减少;性病病人数居高不下 ;性乱人群使用避孕套比例很低(9.1%);同性恋者活跃,并处于地下状态 人群中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很低(城乡、地区差别很大;北京等大城市三种传播途径知晓率可达60%以上 ,而大部分农村地区仅10%) 流动人口大量存在,8千万-1.2亿,70%以上的感染者是流动人口 山东省1992-2009年 AIDS病人和HIV感染者发展趋势 1992~2000年,各年份感染者以散发为主,仅有1年报告超过10例。 2000年以后,HIV感染者和发病人数呈逐年增长趋势, 2003年报告111例,是2000年以前(45例)的2.5倍,2005年报告338例,是2004年3倍,2005年后增长趋于平缓,2008年又开始上升,2009年报告498例,疫情呈上升趋势 ,目前累计报告近3000余例。 疫情波及范围不断扩大 疫情波及范围不断扩大 我市、县艾滋病疫情动态 我市1995年发现首例病人,截止目前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约300例(不包括戒毒所和浴池专项调查结果)。 我县1999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感染者,截至目前共发现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16例,死亡3例,16例中有3例外来妇女,8例男男同性性接触、4例异性性接触,1例输血液制品传播。性途径尤其是男男同性性传播是我县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艾滋病基本知识 艾滋病的定义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简称艾滋病 获得性 病因是后天获得而不是先天具有,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免疫缺陷 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而导致免疫系统的防护功能减低、丧失 综合症 由于免疫缺陷导致各种系统的机会性感染、肿瘤而出现的复杂症状群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HIV) 复制速度快 可感染人体各种细胞,造成多器官损害 最致命的是破坏具有调节免疫系统功能T4淋巴细胞 在血液、淋巴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中浓集,乳汁也有 其抗体无保护作用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HIV) 整合到细胞,长期生存,目前尚无技术完全清除体内病毒 高度变异特性 平均每复制一次就会发生一次突

文档评论(0)

jjkk5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