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亚东亚与东南亚.PPTVIP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亚东亚与东南亚

一 北亞概述 嚴苛的自然環境 北亞是亞洲緯度最高的地區,地形由東向西分別為山地、高原與平原。 乾冷的副極地氣候為本區發展的最大限制,全年結冰期由南到北達六至八個月。 除南部有工業開發外,大多為人煙稀少的荒涼地帶。 二 東亞概述 島弧強國的奇蹟 ── 日本 地理特色 四周環海,主要由本州等四個大島所組成。 處火環帶,火山、地震特別多。 全境多山,森林分布達全國面積的2/3。 全境大多屬溫帶季風氣候,終年雨量豐沛。 人口與經濟重心主要集中在本州島臨太平洋側的平原地區,以東京、名古屋、大阪三大都市為主,形成一都會帶。 三 東南亞概述(分為中南半島與南洋群島) 自然與人文環境 自然環境 中南半島:由 中國的橫斷山 脈一路向南延 伸所形成的。 南洋群島:介 於大陸板塊與 海洋板塊接觸 地帶,分成菲 律賓群島與東 印度群島。 * 亞洲(一)  ── 北亞、東亞與東南亞 豐富的林礦潛力 北亞的寒帶針葉林堪稱世界之最。 近年來所發現的金屬礦產,及煤、石油、天然氣的蘊藏量頗受矚目。 原有的烏拉山南端與貝加爾湖間有重工業分布。 東部地區部分天然氣已開採,以管線南運至中國東北。 未來計畫以國際合作的形式,引進勞力與技術,改善交通環境,發展成為亞洲工礦基地。 日本地形圖 日本除水力、漁業外,天然資源不多 水電能源、優質勞力技術與海運交通等區位條件,奠定了重工業基礎。 利用國外煤、石油及金屬等原料的進口,加工製造成優良工業產品。 國際貿易厚植經濟力量,是世界經濟強國之一。 人文景觀 日本人民生活普遍富裕且長壽,2002年男女的平均壽命分別為78歲與85歲。 都會地帶人口稠密。 過去受中國影響深遠,社會道德規範嚴明;明治維新後,受西方科學精神薰陶,工藝發展創新而務實。 隨著全球化的趨勢,日本跨國企業逐漸在海外建立工業生產基地。 眾多區位條件中,資金、技術和龐大且高所得人口所形成的消費市場,是日本未來最大的經濟優勢。 朝鮮半島的對比 ── 南北韓 地理特色 朝鮮半島北側分別與中國 及俄羅斯接壤,全境沿北 緯38 度線,分成北韓與 南韓兩國。 北韓地勢及緯度較高,雨 量少、溫差大,煤、鐵、 水力資源豐沛,重工業條 件佳;南韓溫溼多雨,平 原較廣,農產豐富。 自1945年南北韓分裂以來, 政治制度的差異和對立, 造成經濟發展的差距。 朝鮮半島地形圖 南韓 早期南韓以輕工業累積資本,發展出口導向的加工業。 1970年代,開始發展汽車、鋼鐵、造船等重工業,同時培植大型跨國企業(如現代、三星集團),以增加國際競爭力。 對於提升國際地位也不遺餘力,1988年在首都首爾(漢城)主辦奧運。 以汽車及高附加價值的資訊產業創造新機,如手機、液晶面板,在全球的占有率屢創新高。 積極發展文化產業,如線上遊戲、影視商品等。 北韓 北韓因實行共產制度計畫經濟,輕民生、重軍事,缺乏國際貿易的交流,再加上自身農產不足,時有饑荒問題,2000年每人平均GDP不足500美元。 隨著兩韓關係解凍,除共同開發工業區外,北韓並與中、俄在邊境設立自由貿易區,以加速產業現代化。 中俄間的內陸國 ── 蒙古 地理特色:蒙古位於俄羅斯與中國之間,全境為乾燥少雨的高原地形。 人文特色:過去以從事畜牧為主,人民主要信仰喇嘛教。 經濟發展 二十世紀初,實施計畫經濟,產業以牧、礦原料生產加工為主。 1990年代,改行市場經濟,並利用位置特性加強與鄰國間貿易。 金屬冶煉為近年成長最快的產業。 服務業比例也隨都市化而逐年成長。 東南亞地形圖 人文環境 十八世紀前:東南亞由於氣候條件適合香料等熱帶植物生長,加上海運交通位置良好,早在十八世紀前就成為東西方海上貿易的交會地帶。 西方殖民勢力進入後:原本就受中國、印度以及西亞文化薰陶的東南亞,在宗教與生活上更趨多元。 快速起飛的經濟 過去 東南亞除泰國外,皆曾為歐美的殖民地。 經濟型態以熱帶栽培業及林、礦產開採為主,並以香料、橡膠、木材、石油、糖等原料,換取西方工業產品。 1980年代以後 外來投資增加 日本企業紛紛把工廠外移到生產成本較低廉的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等國。 來自美、臺及歐洲各國的投資,東南亞各國的經濟漸由依賴初級產業原料的出口或外資在股市的投資,實質引進技術與資金,從事消費性電子產業和機電設備的生產。 消費性電子產業和機電設備的生產 新加坡的製造業(電子、石化)、跨國投資、轉口貿易。 泰國和馬來西亞的電子與汽車製造業。 印尼的工礦與石化業等。 泰國、馬來西亞、印尼也繼亞洲四小龍後,成為亞洲新興的工業化國家。 * * *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