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涵江区2012-2013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试卷
涵江区2012-2013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试卷
一、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4分,每小题3分)
1.(3分)下列几个单位中是温度单位的是( )
A. kg B. ℃ C. kg/m3 D. m
2.(3分)(2011?北京)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 )
A. 铁块化成铁水 B. 盘子里的水晾干了 C. 湖水表面结冰 D. 水沸腾时水面出现“白气”
3.(3分)(2011?北京)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减慢的是( )
A. 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B. 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 C. 将新鲜的黄瓜装入塑料袋 D. 将新收获的玉米摊开晾晒
4.(3分)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
冬天,树枝上形成“雾凇” B.
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 C.
春天,草叶上形成“冰挂” D.
冬天,窗玻璃上形成“冰花”
5.(3分)下列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大约是19℃ B. 正常成年人的鞋子的长度约为42cm C. 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D. 一袋普通方便面的质量约为5g
6.(3分)下列物态变化过程属于升华的是( )
A. 春天,冰封的湖面开始解冻 B. 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 C. 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D. 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7.(3分)坩埚是冶炼金属用的一种陶瓷锅,能够耐高温.坩埚内盛有锡块,坩埚放在电炉上加热,锡在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
A. 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B. 要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上升 C. 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D. 要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8.(3分)在敞开的水壶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 )
A. 逐渐升高 B. 不变 C. 逐渐降低 D. 忽高忽低
9.(3分)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 B. 测量可以做到没有误差 C. 测量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灭误差 D. 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错误而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避免的
10.(3分)在一次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所用温度计准确,观察到沸腾时的温度是87℃,其原因可能是( )
A. 容器里盛的水太多 B. 当地的大气压大于1标准大气压 C. 加热的火力太弱 D. 当地的大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
11.(3分)图中各图是物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描述晶体熔化过程的是( )
A. B. C. D.
12.(3分)(2005?北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 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 C. 铜的密度是8.9×103kg/m3,表示1m3铜的质量为8.9×103kg D. 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
二、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2分,每小题3分,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3.(3分)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不属于放热过程的是( )
A. 打开暖水瓶盖,从瓶中冒出的“白气”形成的过程 B. 放入衣箱中的樟脑球变小的过程 C. 冬天,玻璃窗上形成冰花的过程 D. 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的过程
14.(3分)有一瓶食用油用掉一半,则剩下的半瓶油的( )
A. 密度为原来的一半 B. 质量为原来的一半 C. 体积为原来的一半 D. 密度不变
15.(3分)一个容器最多能装下0.5kg的水,若用此容器装下列液体,能装下0.5kg的( )(已知ρ硫酸>ρ盐水>ρ水>ρ酒精>ρ汽油)
A. 硫酸 B. 盐水 C. 汽油 D. 酒精
16.(3分)小莉根据下列表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 逐渐升高 B. 不变 C. 逐渐降低 D. 忽高忽低
9.(3分)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 B. 测量可以做到没有误差 C. 测量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灭误差 D. 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错误而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避免的
10.(3分)在一次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所用温度计准确,观察到沸腾时的温度是87,其原因可能是( )
A. 容器里盛的水太多 B. 当地的大气压大于1标准大气压 C. 加热的火力太弱 D. 当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