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鼻烟壶到内画艺术传承
从鼻烟壶到内画艺术传承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习俗往往会伴生出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又能促使这些行为和习俗流传得更为广泛,随着它们的流传,人们的品位也会不断得到提高。于是随着喝酒的盛行,形成了“酒文化”随着喝茶的盛行,形成了“茶道”而随着抽烟的传播,同样形成了“烟文化”。
随着这些行为的广泛流传,酒具、茶具、甚至烟具的形式与品质也随着人们品味的不断提高而变成了艺术品。鼻烟壶就是在“烟文化”流传过程中,随人们品位逐步提升而衍生出的一种艺术品,作为鼻烟壶的一种独特制作工艺,内画艺术更是因此成为一种艺术形式。
鼻烟壶:集中国多种工艺之大成的袖珍艺术品
鼻烟壶是盛放鼻烟的专用器皿,鼻烟是用烟草精工炮制的一种烟粉,用时嗅入鼻中,有醒脑提神的作用,自明末传入我国后至清中叶颇为流行。虽然鼻烟和鼻烟壶是地地道道的舶来品,但传人中国后,很快在朝野盛行。最初传到中国的外国鼻烟壶,多是玻璃制品。王士祯在《晋祖笔记》中写道:“鼻烟以玻璃为瓶贮之。瓶之形种种不一,颜色具红黄紫白黑绿诸色,白如水晶,红如火齐,极可爱玩。”
然而终究舶来数量较少,满足不了百姓需求,于是聪明的中国工匠开始采用各式各样的材料来制作精巧的鼻烟壶,诸如翡翠、宝石、象牙、玉石、瓷器、漆器、骨料、金属等。越是珍贵材料制成的烟壶,越能反映出主人的身份。如《清稗类钞?豪侈类?德晓峰蓄鼻烟壶》所说:“京中达官贵人皆嗜鼻烟,每于公众宴会时,各出其所藏以相炫耀。其名有十三太保、小金花之别,年愈久则值愈昂,每瓶昂者至数百金。蓄之多者辄身数枚,日易数次也。”18世纪初中国制作的鼻烟壶,已成的一种流行的手工艺品,并逐渐流传到国外。当年沙皇俄国钦差大臣到中国朝拜康熙皇帝,献上了彼得大帝送给清皇宫的一大批珍贵礼物,而康熙皇帝同赠的礼品是每人一件由皇室工场制作的鼻烟壶。到了清代嘉庆时期,中国的鼻烟壶曾作为与外国交流的最珍贵礼品流传到海外,名闻遐迩。
鼻烟壶按材质与工艺可分为六大类,分别为料器类、金属类、内画类、陶瓷类、有机物类、玉石类。其中内画类鼻烟壶被称为“中国一绝、鬼斧神工”的艺术品,它把中国独特的鼻烟壶造型与传统的书画艺术融为一体,被称为掌中的书画艺术,一经出现便异军突起,受到世界各地收藏家的青睐。
据艺人们传说,内画是在清乾隆至嘉庆年年间兴起的,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相传乾隆末年,有位嗜好鼻烟的地方小官吏进京办事,因为没有贿赂朝廷官吏,致使公事一再拖延,最后被迫寄宿在庙宇里。由于他嗜好鼻烟成癖,鼻烟用完后无钱购买,只得用烟匙去掏粘在壶内壁上的鼻烟,结果在内壁上脚了很多道痕迹。他的这一举动被庙里的一位和尚看在眼里,从中得到启发,便用一根弯勾的竹签蘸上墨伸入透明的料器壶内壁上作画,这便是内画壶由来的传说。据记载,内画鼻烟壶是在清代中晚期开始的(目前记载最早的内画应是1816年甘?文的作品),是京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早是在透明的料鼻烟壶内作画。由于鼻烟壶的内壁光滑,不易着墨和彩绘,所以始作之初,只能画一些线条简单的图案纹饰。后来,内画艺人用小铁珠、金刚砂将壶的内壁磨成砂状,易于附着墨色,效果如同宣纸,内画技法从此得到更为迅速发展。清嘉庆以后,内画鼻烟壶技艺达到很高的水平,代表人物有被称为京城四家的周乐元、马少宣、丁二仲、叶仲三等。
曾有人评论中国制作的鼻烟壶为集中国多种工艺之大成的袖珍艺术品。早在19世纪末,欧美艺术品收藏家就开始注意中国鼻烟壶的集藏。国际中国鼻烟壶学会是国际工艺品收藏界唯一-家有组织的收藏机构,它的宗旨就是以中国鼻烟壶这一艺术品种的多样性和精美的艺术性为载体,研究博大精深的中国艺术,每年定期举办年会,便于会员之间交换藏品,交流心得。1983年,在加拿大多伦多举办的第十五届年会上,冀派内画创始人王习三大师被吸收为亚洲第一位“荣誉会员”。
王习三:冀派内画的开山鼻祖
随着鼻烟的流行而繁盛的内画艺术,如今已形成京鲁冀粤四大流派,其中尤以王习三创立的冀派影响最大。王习三是京派老艺人叶仲三之子叶晓峰、叶摹祺的第一位外姓弟子,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王习三熟练掌握了“叶派”内画技法后,自创冀派特征性工具――习三弯勾笔,汲取古今名家之长,兼收并蓄诸姊妹艺术营养,发明“撕毛法”。将国画的皴、擦、染、点、勾、撕毛等技法引入内画。使内画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形成了线描丰富、刚柔相济、书画并茂、雅俗共赏的风格,成为国内外公认的内画艺术大师。1981年,王习三试用油彩做肖像内画,摸索并掌握了油彩内画技法,打破了传统单一水彩作画的局限,被称为“中西合璧”的创举,并开创内画系列肖像之先河,先后创作了美国历届总统肖像烟壶、中国十二朝君王图烟壶等系列肖像烟壶,均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在形成鲜明的艺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