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吴湖帆山水画中海派因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吴湖帆山水画中海派因素

浅析吴湖帆山水画中海派因素   【摘 要】本文通过“上海的书画环境、海派的笔墨技巧、海派的设色特点”三个方面浅析吴湖帆山水画中的海派因素,并指出吴湖帆的深厚学养使他的设色有别于一般海派画家,与他们相比吴湖帆的设色有了更多沉着文雅的风貌。他的实践方式证明了集程式的传统山水并非只能局限于某一封闭的画学体系之中,他对正统的文人画是沿袭中加以改造,对海派的绘画是吸纳中加以融会,他寻求了一种雅俗观念之间度量与平衡。   【关键词】吴湖帆 山水画 海派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11-0049-02      吴湖帆是近年来颇为引人注目的书画家,这与他晚年的境遇形成鲜明的反差。从当年上海画坛的盟主到上海画院的普通画师,直至身后沉寂了二十多年又成为书画市场的热点,这不仅是他个人际遇的起伏,也标示着传统型中国画在近代中国画坛发展的艰辛历程。有相当多的人把吴湖帆视为传统派大家,他集书画、鉴赏、诗词于一身,学养深厚,并“被认为是最标准的继承中国画传统之苏州画家”[注1]同时他又能借古开今,自出新意,创造出“清逸明丽、雅腴灵秀、似古实新的面貌”。   无论从身世到学画经历,毫无疑问,吴湖帆堪称大家。他通书画、懂鉴赏、精收藏,三位一体,相得益彰。应当承认,从传统笔墨的角度看吴湖帆,他并没有超越时人所期许的高度,陆俨少先生更是以“笔不如墨,墨不如色”一语中的。但是他凭借深厚的国学素养去领悟南宗山水的精义,尤其在设色领域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色彩表现韵味,所以陆俨少先生又说:“研求设色,虽然他的法子可以学到,然其一种婉约的词意,风韵嫣然的娴静美,终不能及。”这一点吴湖帆也自得其乐:“古人作画尚笔尚墨者论甚广,余偏以尚色图之”。   很多学者对吴湖帆的流派归属问题争论不下,但笔者一直对这种人为划分流派的意义表示质疑。把吴湖帆划归传统派的似乎在有意拉开他与海派的距离,以证明他纯正而高贵的文人画血统,而全然不顾他的作品无论如何也是“卖画者的艺术”这样的事实;反之,吴湖帆作为旧时海上画坛的代表???把他划归海派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笔者不能断定他具体的派别归属,但就他的作品而言,笔者认为他的绘画风格,特别是在设色方面受到了海派的影响。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上海的书画环境   1924年,苏州的战火迫使吴湖帆离开苏州来到上海,这对他的画风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上海作为中国近代第一商埠,催生了新的书画市场,形成了“海派”的崛起。早在民国之前的上海画坛,如“四王”画派就呈现出“衰微败弱”的景象,被取代的是多种流派群雄并起。传统画派不仅有国内的市场驱动,还有与其它流派相互竞争、相互交融的外部条件。“上海在近现代不只是革新派、引入西方派画家的大本营,也是保持国粹,发扬传统的诸画家的云集之地。”[注2]上海画坛开放而活跃的艺术环境拓展了吴湖帆的眼界,这也促使了他寻求一条超越早期“四王”画路的途径。   吴湖帆交友甚广,当时海上的各类名流、艺人时常荟萃“梅景书屋”,他成为海上画坛这一时期著名的艺术活动家。如1927年参加“上海艺苑研究所”,1929年任“教育部全国美展”常委,1930年参与“观海艺社”,1931年加入“中国画会”等等。[注3]如此的艺术交流氛围对于他突破狭隘的正统观念,形成独立的创新意识无疑是大有裨益的,这促使他作画取法海派,或者说是间接受其影响成为一种可能。   海派绘画的文化特征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洋文化,雅俗共赏、趋时务新,带有浓郁的商业气息。“夫自海通以来,上海所号为画家者,以迎合富商巨贾之故,笔墨日趋狂怪,靡然成风,雅道陵夷甚矣。”[注4]虽然我从未怀疑过吴湖帆对传统的执著与虔诚,但身处十里洋场的上海,作为职业画家,不可能回避市场和受众的因素,这或许为他吸收海派又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审视历史,我们发现山水画的发展到了清末民初已经高度的程式化和概念化,它的符号价值大于象征意义,如清末民初的“四王”画派被取代似乎是不可阻挡的潮流。“在此时期,绘画已有转变,‘四王吴恽’一派渐被忽视,而纵横劲硬、挥洒淋漓的海派,逐渐抬头。”[注5]吴湖帆来到上海的时候,早期海派虽然已经呈现出逐步衰落的迹象,但“四王”山水的命运更是不济,无论在艺术争论还是在政治斗争中,“四王”画派都是受攻击、遭指责的对象,成为众矢之的。“南宗‘四王’一派,百年以来,流于疲弱,几成印版,无复生机。娇之者乃以粗笔、率笔为高古。” [注4]虽然吴湖帆未必认同这种提法,但超越“四王”成为了他在上海的抱负和目标,这也是外在环境的必然要求,作品《云表奇峰》(图1)就是他摆脱流派束缚,自出新意的代表。   二、海派的笔墨技巧   不可否认,吴湖帆的笔墨表现上承了宋元诸家直至“四王”,但不等于他和海派毫无关联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