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潘家园藏匿于闹市之中历史博物馆
潘家园藏匿于闹市之中历史博物馆
提起潘家园古玩市场,可谓鼎鼎大名。现如今的潘家园已不再是简单的地名了,而是与长城、烤鸭、故宫并列成为北京特色景点。“登长城、吃烤鸭、游故宫、逛潘家园”已成为海内外游人逛北京必不可少的四件事。
潘家园古玩市场位于北京市东三环南路潘家园桥西,总占地面积达4.85万平方米。整个市场分为地摊区、古建房区、古典家具区、现代收藏区、石雕石刻区、餐饮服务区等六个经营区。主营古旧物品、工艺品、收藏品、装饰品,年成交额达数亿元。现拥有4000余家经营商户,经商人员近万,其中60%的经营者来自北京以外的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涉及汉、回、满、苗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市场形成于1992年,是伴随着民间古玩艺术品交易的兴起与活跃逐步发展起来的,现如今的潘家园古玩市场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古香古色的传播民间文化的大型古玩艺术品市场了。
历史博物馆选址城外村落
潘家园古玩市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西南部,紧邻劲松小区。解放前还只是北京城外的一个小村落,当时的潘家园被称为“潘家窑”。这是因为早年间在护城河东边有不少砖窑瓦场,潘家窑就是其中一家,因窑主姓潘便以窑主姓氏命名。据传这位潘窑主原是山东济宁人,烧琉璃瓦出身。初来北京时,本想开家烧制琉璃瓦的窑场,但发现这里的土质疏松,不宜烧制琉璃瓦,于是改烧小方砖。当时这一带有七八家砖窑,彼此间竞争很激烈,潘窑主初未乍到,又是改行烧砖的,因此生意一直不好。但他看准了这里临近京城,地理位置又好,并不想轻易放弃。于是私下里在各个窑场转了几天,得出结论:一是要提高烧砖的质量,二是在经营管理上下工夫。潘窑主在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后,窑厂的生意越来越好,据说最多时有二三百人在这里干活,车进车出很热闹,而另外几家窑场则因经营不善相继关了张。以后便在潘家窑场附近形成了村落,得名“潘家窑”。
潘家园古玩市场的“传统”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那时有很多没落贵族拿着家中的古玩来此变卖。上世纪60年代以后,政府开始在此建设居民区并以“潘家窑”命名。但久了之后,人们觉得不雅,因此改名“潘家园”,这个“园”字,有家园的意思,附近修建的道路也改称为潘家路。1991年开始,在周围居住的居民群众自发地形成了一个地摊市场。摊位从几十个很快发展到二三百直到上千个,在马路两侧对开两排。短短的几年间潘家园古玩市场便发展成为了全国最大的古玩旧货集散地,不仅吸引着普通的收藏爱好者,很多专家、海外游客也慕名而未。到了1994年,因为交通堵塞、扰民、影响市容等一系列问题,这个市场面临着撤销还是继续发展的问题。1994―1997年是潘家园古玩市场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为给商贩提供更好的交易平台,政府开始介入管理实行“退街进场”的策略,开辟了现在的厂址,并定名为“潘家园古玩市场”。1998年开始,潘家园古玩市场开始进入改造设施、加强管理、加快发展的第三阶段。如今,“潘家园”已不再是一个街道或一个地域的名称,俨然成为了“古玩市场”的代名词。
古玩集散地扬名大江南北
如今的潘家园古玩市场已发展成为全国人气最旺的古玩旧货市场。它是藏品展示的窗口,是藏家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是藏友淘宝的乐园,经过这些年的演变更是发展成为全国品类最全的收藏品市场。全国数十个少数民族的客商,远到西藏,近至津冀,逢双休日就如赶集一样大批汇聚于潘家园,摆下上千个摊位。从收藏品、工艺品,再到装饰品,各种民间旧货比比皆是。值得一提的是它还是全国最大的民间工艺品集散地。其中衡水的鼻烟壶、杨柳青的年画、江苏的绣品、曲阳的石雕石刻、陕西的青铜器、西藏的佛教用品、新疆的白玉等都是这里的“常客”。这些带有民间特色的工艺品从全国各地汇聚潘家园,又从这里销往世界各地。
潘家园古玩市场地摊的货主见多识广,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都光顾过这里,货主中能说英语、日语、德语的不在少数。地摊的货主,有长期在此卖货的旧货主,也有刚从外地进入的新货主。旧货主卖的多是仿品,在地上堆积如山任人挑选,偶而也有旧货,但很粗劣。新货主经常会有一些旧货,但很懂得叫价。
现在的潘家园古玩市场已成为首都文化市场的重要品牌,在欧洲的旅游地图上1995年就标上了北京这个古玩市场的位置。因此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阶层、不同信仰的游客都在这里交融汇聚。作为老北京的文明标签之一,潘家园也确实接待了不少外宾。其中包括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夫人希拉里、美国众议院议长哈斯德、希腊总理希米蒂斯、罗马尼亚总理纳斯塔塞等数十位外国政要都曾来这里游览。2002年8月13日,美国众议员筹款委员会主席比尔?阿切来到潘家园古玩市场参观,欣然在留言簿上写道“这个市场太棒了!在这里购物是一种享受。”2003年,美国众议员议员克莱?肖和以美亚基金会会长理查德?奎克为团长的代表团也前来参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