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潮州木雕1200年减法.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潮州木雕1200年减法

潮州木雕1200年减法   潮州作为千年历史文化名城,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细水流长的经商理念以及品种繁多的传统手工艺皆令世人侧目。这当中,就有一朵繁复绚烂的非物质文化奇葩――潮州木雕。      金光闪闪的初遇      清晨,古老的潮州城薄雾冥冥,老人们坐在家中一隅,开始享用当天的第一泡铁观音,开元寺发出清脆的木鱼声响,僧侣们要用膳了。这座木结构寺院建于唐朝开元二十六年,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在这座古刹的木鱼、斗拱、屋谵等处,人们发现了潮州木雕最早的踪迹。   潮汕地狭人众,年轻人纷纷走向大海。他们带上一个瓷水罐、一顶笠帽、一条草席和两身换洗衣服,坐上红头船,下南洋,做生意。到了清代中后期,科举及第的士人以及海外淘金的商人已经形成了一定数量和规模,并且在外都有了一定积累。他们纷纷回到家乡做光耀门楣的三件大事修风水、建祠堂、造大屋。在这个过程中,金碧辉煌的潮州木雕达到了空前的繁盛,从建筑到家具,从神器到案头,几乎无处不见木雕的身影。在潮州,至今有“村村都像木雕博物馆,家家都像木雕陈列室”的说法。   潮州木雕主要集中在粤东地区的潮安、揭阳、潮阳、普宁、饶平和澄海一带,以金碧辉煌和玲珑剔透为最大的特点,形象辨识度极高。对于这一点,记者深有体会。第一次接触潮州木雕是在广州陈家祠,在一个高约一米的术雕神龛前,记者深深怀疑旁边标签上的“木雕”二字。那神龛雕工繁复,层次多而不乱,金光闪闪,乍一看根本不会想到它是用木头雕的。   “这正是潮州木雕最独特的地方。”多年后,记者向潮州木雕传承人李得浓描述初识潮州木雕的记忆,李得浓不无骄傲地如此说道。   确实,神龛、繁复、层次、金光,这些关键词很好地勾勒出了潮州木雕的典型特征――神器装饰、多层次镂通雕刻、金漆木雕。潮州木雕能够成为中国四大木雕流派之一,正和这些特点息息相关。      不是坚守,是生计      矗立在潮州市区的己略黄公祠被称为“潮州木雕第一绝”,祠堂内外的木雕装饰精致繁复得让人拍案叫绝。如果细心点便可发现,祠堂两边的木雕风格略有不??。原来,潮州木雕素有“斗艺”的传统,相当于现在的劳动竞赛。黄己略在修祠堂的时候,请来两班师傅各负责一侧的装饰,并在大堂中间竖起一面挡板,防止“偷艺”,完工之日便是拆墙之时。两边的师傅都铆足劲,极尽雕工之能事,最终留给了后人一笔宝贵的木雕财富。   时间退回到1957年,这是潮州木雕的一个历史性的年份。这一年,木雕师傅张鉴轩和陈舜羌合作完成的《虾蟹篓》在莫斯科获得第六届青年联欢节艺术博览会铜质奖章,“潮州木雕首次走向世界舞台”。   但李得浓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他更加看重潮州木雕源远流长的精雕细琢的传统,“1957年以前,潮州木雕已经名扬海外了。”在他看来,那个标志性奖章,只是潮州木雕获得的一个实至名归的褒奖。   大多数潮汕人都会给人清瘦、文雅的感觉,李得浓却是典型的“南人北相”,厚实、浓须、脚步生风。即便如此,李得浓身上仍有典型的潮汕性格:低调、务实、灵巧、精细。他出身在陶瓷绘画之家,早年在民办工艺厂做陶瓷花纸设计,20多岁转入潮州市金漆木雕厂,弹指一挥已经30多年。   如果不是时代原因,李得浓会去读书,进学院深造,或许会成为大画家,而不是一个一辈子跟木头打交道的手艺人。问他是否有遗憾,他说:“每个人都会遇上一个特定的环境,你只有去适应它。”在他看来,木雕是自己的一门生计,“生理细细会发家”,只要用心积累,再被人看不上的活计也会有成就斐然的时候。   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钢筋水泥代替木椽石瓦,家具上简约、爽利的线条文饰代替复杂的雕花,和大多数传统手工艺一样,潮州木雕也经历着现代化的冲击,市场面临全面萎缩。与此同时,年轻人几乎倾巢外出打工,徒留数量极少的老人家在运斤持凿。      纯手工的骄傲拒绝      潮州木雕大师张鉴轩曾把潮州木雕的技艺总结为“匀匀、杂杂、通通”六个字,“匀匀”是指虚实中主次分明,“杂杂”指有层次又要有穿插,“通通”指镂通剔透。这六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同样是鸟,有些人雕的是在天上飞,有些人雕的就像睡着的。”李得浓说,“潮州木雕的学艺时间很长,起初10年都是在打基础,要想成为行家里手最起码得做上二三十年。从学徒到师傅,要吃很多苦,而且需要耐性和激情。”   雕刻一件潮州木雕作品,其实相当于在做一道登峰造极的减法,这道减法非常复杂,一般要经过构思、选料、打粗坯、精雕、打磨、上漆、贴金等诸多步骤,每个步骤都需要“工夫”。即便是听起来最简单的上漆,也有很多必须的工序:将取来的生漆加入适量桐油,在阳光下不停地搅拌三四天,使油和漆充分调和,变得柔和有光泽而不易干裂,之后依次加入颜料,刷涂三遍以上,才能送到特设的漆房晾干。因此,一件木雕作品,几个人合作,雕上三年、五年是司空见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