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世界》杂志的产生背景及其编创特点.doc

《儿童世界》杂志的产生背景及其编创特点.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儿童世界》杂志的产生背景及其编创特点.doc

《儿童世界》杂志的产生背景及其编创特点   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的《儿童世界》,是中国现代最早的以刊登儿童文学作品为主的综合类白话文儿童期刊。1922 年 1 月 7 日出版第一期,1922 年第一卷至第四卷与 1923 年第五卷第一期新年特刊由郑振铎先生担任主编,其后由徐应昶先生接替主编职位,编辑此刊,创刊初期为每周出版一册。在1932 年的一·二八事变中,日本侵略军偷袭上海闸北,商务位于闸北的办公场所及着名的东方图书馆被日军炸毁。《儿童世界》杂志也因此停刊,同年 10 月 16 日《儿童世界》新一号复刊,改为半月刊。1937 年第三十八卷第一期起杂志加赠《儿童世界画报》。在抗日战争时期,编辑部先后迁往长沙、香港等地,杂志停刊于 1941 年 6 月 15 日第四十六卷第九期。   一 《儿童世界》杂志的产生背景   ( 一) 晚清民初: 儿童文学的萌芽与儿童出版物的兴起   在《儿童世界》创刊前,国内已经出现儿童出版物和一些早期的儿童文学活动,晚清的儿童文学多为舶来品,潜藏在翻译作品中,经过本土化的转化后,并不以儿童文学的面目出现,包括林琴南、周桂笙、包天笑先生改译的文学作品,如《伊索寓言》《馨儿就学记》等。这些作品以文言的形式出现,“言文分离曾是帝制中国的一个标志。”   [1]且在转译、重述的过程中,掺杂了作者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故事设想,并没有针对儿童的心理、思维、认知、年龄等特点而作出儿童化的转化。胡适曾在《新文学的建设理论》中谈到古文译书的失败之处说: “林纾译的小说,没有注释典故的必要,然而用古文译书,不加圈读,懂得的人就很少。林译小说都用圈断句,故能读者较多。但能读这种古文小说的人,实在是很少的。”   [2]早期的教育小说倡导与冒险小说、科学小说倡导一起,重在以西方先进的教育、科学内容,试图对处在封建落后时期的中国国民进行精神启迪。   这些翻译过来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涵盖了儿童文学的多种题材体裁,“促使了我国儿童文学内容形式的多样化,也使我国儿童文学在保持民族化的同时,接受了外来的影响,客观上,为日后和世界儿童文学的交流和汇合,作了最初的准备。”   [3]1909 年,由孙毓修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童话》丛书,吸收、翻译、改编了包括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在内的国内外着名的寓言与童话故事。孙毓修考察了原有的儿童读物与当时儿童的精神需求之间所产生的落差,所编辑出版的《童话》丛书较原有的改译作品在保持原有作品故事性状的同时,还注意到了语言的形式、叙事的策略、言说的技巧等问题,并指出此丛书的接受对象为处在成长期的少年儿童,是对改编作品的一次儿童文学意义上的自觉。“编译童话之多而广,孙的开山之功是不能抹煞的。”   [4]233此外,由鲁迅、周作人所翻译出版的《域外小说集》中,也收录了王尔德的《安乐王子》( 当时署名为淮尓特) 、安徒生《皇帝之新衣》( 增订版,当时署名为安兑尓然) 等作家作品,并附有作者介绍。   在儿童报刊方面,在《儿童世界》出版之前,晚清民初的早期儿童报刊已经出现了一些文言改编的国内外经典寓言、童话、故事。中国最早的儿童期刊为外国传教士编辑的《小孩月报》,最初出版于广州,1875 年转至上海出版。这是一份主要以宣传基督教教义的月刊杂志,同时也刊发游历、寓言、诗歌等文学作品,刊物还经常出现常识、科学、天文、音乐知识;1895 年,儿童期刊《蒙学报》创刊,《蒙学报》注重对儿童的认知与启蒙教育,刊登过自然、地理、生物、科学、算术、文学类作品,这本期刊还刊有许多精美的插图,不足之处在于文字作品多由文言写成;1903 年,《童子世界》出版,这是中国人最早办的儿童报纸,虽然叫“童子世界”,但儿童却不是该报的核心读者群,该报常常刊登历史、地理、政治、博物等相关文字作品,“《童子世界》是一旨在宣传革命的报纸……也很侧重刊发文艺作品,而这些作品也饱孕着民族民主革命的思想内容,并尽力寓于儿童所喜闻乐见的形式之中。”   [4]117早期的报刊虽也刊载一定数量的儿童文学改译作品,但作品多由文言书写而成,与儿童的实际阅读需求存在着疏离。在《儿童世界》之前,商务印书馆已经出版《儿童教育画》《少年杂志》与《学生杂志》,而后两本刊物与《儿童世界》等杂志一起并称“商务印书馆十大期刊”,《少年杂志》《学生杂志》等杂志发表过适合少年读者阅读的文艺作品,包括读者自己的来稿,但杂志本身并不定位于儿童文学类期刊,读者群也以在校青年学生为主。这些刊登在报刊上零散的儿童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文学性质,却没有现代意义上儿童文学观的烛照,在语言形式、故事架构上忽略儿童的实际阅读接受水平与需求。但这些陆续引进、改译的舶来文学作品,对培育“五四”前后现代的儿童文学有着现实意义,也影响着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最初创作,“儿童文学的产生是与出版事业的繁荣密切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