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的演变与网络暴力PPT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网络舆论的演变与网络暴力PPT课件

1 网络舆论演变与网络暴力 2 一、网络舆论的功能 网络舆论的正功能 网络舆论的负功能 3 (一)、网络舆论的正功能 监督社会生活——锋芒初现 加强政府执政——推波助澜 形成网络监督——优势互补 案例解读:躲猫猫事件 4 躲猫猫事件: 事件梗概:2009年2月,云南省玉溪县北城镇24岁男子李乔明因盗伐林木被刑拘,在看守所关押11天后死亡。晋宁县公安机关给出的死亡答案是:当天李乔明受伤,是由于其与同监室的狱友在看守所天井里玩“躲猫猫”游戏时,遭到狱友踢打并不小心撞到墙壁而导致。 舆论质疑: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在网络上迅速发酵,网民纷纷质疑,质疑的焦点? 舆论压力缓解:云南省委宣传部迅速组织事件真相调查委员会,并公开面向社会邀请网友和社会人士参与调查。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受到了高度重视 。 舆论压力再次形成:2009年2月20日,晋宁县公安局再次公布调查结果:看守所在押嫌疑人普某某、李乔明等人在玩躲猫猫游戏时发生争执,普某某对李乔明拳打脚踢,使李乔明头部右前额撞击在坚实门框上而受伤,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5 2009年2月27日17时,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检察机关调查结论:张涛、普华永等人以玩游戏为名,用布条将李乔明眼睛蒙上,对其进行殴打。其间,普华永猛击李乔明头部一拳,致其头部撞击墙面后倒地昏迷,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此调查结果与先前向媒体公布的初步调查结果有较大出入。对此,检方表示,这是由于涉案人员串供,加上急于向媒体公布,对先前的调查产生了影响。 2009年2月27日,云南省公安厅新闻发言人杨建萍对李乔明家属致歉,称此案暴露了晋宁县看守所存在的管理问题,同时宣布了对晋宁县公安局相关责任人的处理决定 。 公众普遍接受:2009年8月14日上午,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人民法院对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躲猫猫”案件做出一审宣判:原晋宁县看守所民警李东明犯玩忽职守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缓刑二年;被告人苏绍录犯虐待被监管人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6 (二)、网络舆论的负功能 情绪性言论的弥漫 网络谣言误导舆论走向 案例解读:哈尔滨警察打死大学生事件 9 二、网络舆论的演变机制 议题的出现 议题的存活 舆论的转化 10 (一)、议题的出现 网友发布的、反映社会现象或事件的原创性帖子 网友转发的相关事件帖子(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 11 (二)、议题的存活 相关事件能够受到网友的持续关注,从发帖上表现为持续出现的评论、跟帖或新帖。 任何议题想要受到持续关注,必须积累足够数量或分量的帖子,竞争性争夺有限的关注空间。 不同主题的帖子的重要性或显著度,很大程度上通过其累积的单位时间内帖子数量、跟帖数量而定,即特定议题的帖子能否被“顶”起来。 12 (三)、舆论的转化 网络舆论向社会舆论的转化,最终促进事件的正向解决(网络舆论的理想状态) 传统媒体的(再次)介入 媒体共鸣—公众反思,政府重视,事件解决 13 三、网络舆论与网络暴力 网络媒体的影响力在某种程度上已超越传统媒体 中国网络舆论进入相对活跃并取得显著效果阶段 网络舆论延伸到现实生活中,成为道德讨伐利器 关于“网络暴力”的争论由此而来:网民是否有权以道德讨伐的名义代行法律之责?以道德的名义侵犯他人的生活和个人隐私是不是一种暴力? 14 美国网络暴力第一案 2006年,美国密苏里州49岁女子萝莉与其女儿及雇员,在社交网站聚友网上,让一名虚拟的16岁男生乔希.埃文斯连续数周向13岁少女梅根表示好感,之后又对其进行辱骂诽谤,并称“世界上没有她会更好”,引发数万网民加入到羞辱梅根的行列,最终导致梅根自杀。起因仅是为了报复梅根早前与萝莉的女儿吵架。 梅根事件引起梅根民众的广泛关注,要求社交网站协助打击此类网络暴力行为,聚友网总部所在地洛杉矶市根据联邦法律,以“入侵受防护计算机”等4项罪名,对萝莉提起诉讼,萝莉将面临20年的监禁。 15 (一)、网络暴力的含义与特征 所谓网络暴力,是指人们利用电子邮件、聊天室、交友网站等互联网手段,对他人进行侮辱、诽谤、骚扰等持续性行为。 网络暴力并不是传统意义上侵害他人生命权,而是不特定多数人以互联网为载体,自发、集体性地对当事人进行言语攻击和骚扰,从而造成受害人精神痛苦和生活困扰的情形。 16 网络舆论转化为网络暴力 舆论意见多以“道德”为准绳,不仅通过激烈的言辞在网络空间对当事人进行道德审判,还会以公布事主个人隐私信息等方式使网络道德审判转向现实生活,给当事人或亲属造成强大舆论压力,甚至受到心理和生理伤害。 17 (二)、网络暴力的特征 动机的朴素正义性 行为的盲目性和从众性 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模糊性 损害后果的严重性 18 案例1:卖身救母事件 事件梗概:2005年9月15日,重庆女大学生陈易在天涯论坛上发布“卖身救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