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木头”中寻出饮食与健康.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烂木头”中寻出饮食与健康

“烂木头”中寻出饮食与健康   在充满时尚元素的上海,在灯红酒绿的步行街上,我们寻访到了一方真正的古韵之地。虹许路休闲街的尽头,有幢白瓦黑墙的二层老房子,在众多西式咖啡馆的簇拥下,她显得十分酣然,透露出一阵江南水乡的气息。略显沧桑的外表是拂去繁华后,散发出的一抹清香淡雅的古风余韵。这里就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匾额”的保护基地――上海翰林匾额博物馆。馆中收藏了宋元至民国以来1000多方匾额,其中明清翰林所题匾额共有264方,其中状元匾、宰相匾数量也颇为惊人。今天,我们不说那乾隆帝题的“圣旨”匾,也不讲孙中山的“至性过人”匾,只来品味两块清代官吏所题的匾,虽然他们的身份不比乾隆,他们所送的人更不见经传,但是这两方匾额却实实在在记录着历史的痕迹。      佛跳出墙匾挂上房      据翰林博物馆洪涛馆长介绍,他的馆中收藏有一块光绪年间福建布政使的匾。此匾黑底金字,工艺精良,边镶有龙凤纹,长198厘米,宽58厘米,阳刻四个大字“达上青云”,韵味醇厚、用笔爽健,气息沉静,无矫揉造作习气,耐人寻味。洪馆长评价说:“此四字厚重密实,洒脱真率,线条带燥方润,结体开张大气,轻松舒展。”   其上款有字云:“钦命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加五级记录十次周为”,下款是:“国学生谢发达立光绪二十七年仲秋月谷旦”。   这上款中所写“钦命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加五级记录十次周为”中的“周”是何许人也?笔者注意到匾额上所记时间为光绪二十七年中秋月,于是便查阅了相关文献。据史料,清朝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福建布政使乃是周莲。周莲生于1841年,卒于1919年,字子迪,贵州省贵筑县人。可能并不是每个人对他都很了解,但要说福建一道名菜,确是妇孺皆知,那就是福建名菜“佛跳墙”,这里还有一段不得不提及的典故。据史料载,清朝末年,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福州扬桥巷官银局的一位官员在家中设宴款待当时刚刚出任福建布政使的周莲。他知周莲善于辨味,对一般菜肴都已吃腻,就决定由自己的夫人掌厨,别出心裁地将鱼翅、鲍鱼、鸽蛋、羊肘、猪脚、鸡肉???鸭肉等20多种原料放入绍兴酒坛中,精心煨制成荤香的菜肴,取名叫“福寿全”,意指“吉祥如意、福寿双全”。周莲尝后赞不绝口,十分喜爱,隔日便将自己的厨子郑春发带来参观。此后周莲调离福建,郑春发也离开布政使司衙门,自己开设了“聚春园”菜馆。他继续研究、充实此菜的原料,制出的菜肴更加香味浓郁。一天,几名秀才来菜馆饮酒品菜,堂官捧一坛菜肴到秀才桌前,坛盖揭开,满堂荤香。秀才闻香陶醉,吟诗道:“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佛跳墙”一名便由此而来。   这则传说中所记的福建布政使周莲是否是匾额上所记之周莲?笔者又查阅了文献记录,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时任直隶按察使周莲由北平调往福建任布政使,如此看来,周莲的确当时是在福建任布政使,至于有没有吃过佛跳墙这道菜,有没有带厨子郑春发去参观学习这还有待考究,但时间上毕竟吻合起来了。这块“达上青云”匾也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直到1901年,清朝光绪二十七年周莲在任,并且在那一年的中秋节留下了自己的手迹。   克罗齐曾说过:“历史是个小姑娘,任我们打扮。”文字中的历史是人记载下来的,或是杜撰尤为可知,然而匾额中的历史却是无法杜撰的。古时送匾是一件大事,为求郑重吉利,定要择吉日送上,其间礼数细致,不得马虎,有送匾、迎匾、挂匾、酬谢等一系列程序。一般而言,匾额挂于正中,以左为贵,以内为尊,一匾一梁,相得一方。达,便是到达之意,青云,做高官显爵解。此“达上青云”匾暗喻仕途顺利、加官进爵。虽然我们再也无法看到周莲当时品尝此菜时的陶醉,然而这方匾额却将一个一百多年的故事拉近到了我们眼前。他的字,他的名,仅仅通过一块匾额,在百年之后都实实在在地呈现到了我们眼前,而且还牵出了一道至今为世人所翘盼的名菜。      酒介眉寿匾载春秋      无独有偶,在翰林匾额博物馆,笔者还发现一块与饮食养生有关的匾。匾上题“春酒介眉”四个大字,此匾长219厘米,宽74厘米,厚4.5厘米,由六块横木拼接而成,边框红色,匾面披灰朱漆,匾文及上下款阳刻镀金。此匾上款为:“钦命提督江西全省学政江西□察御史加二级纪录二次姚世荣。”(两枚印章)下款为:“太学生李父顶带乡宾李春移立皇清雍正十年仲秋月谷旦。”原来是江西学政姚世荣雍正十年八月十五中秋节那天所立。   “春酒介眉”四字来源于《诗经》,《诗经?豳风?七月》中写道:“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郑笺》:“介,助也。” “介”从“夹”的意思引申为“辅助”。林义光《诗经通解》认为,以“介”通“”,意思是祈求。“眉寿”乃老人之转称,意为长寿。人们常以“春”为酒的代称。古人用稻子做春酒,来助养老人。杜甫在《拨闷》诗中写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