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一个14岁女孩与一本感动欧洲日记.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个14岁女孩与一本感动欧洲日记

一个14岁女孩与一本感动欧洲日记      14岁的马燕原本是西北贫困山区的普通失学女孩,但她最近却成为当地的传奇人物。她的日记被翻译成五国文字出版成书――   张家树村位于宁夏西海固同心县,那里是联合国粮食开发署认定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如果不是一个名叫马燕的14岁女孩,恐怕永远也不会有多少人知道。但是,如今,在法国、甚至在整个欧洲有不少人知道这个在世界地图上找不到踪影的地方,而这都是因为一本日记――《马燕日记》,一本感动欧洲的日记。      家徒四壁,13岁马燕要退学嫁人      宁夏张家树村,一个名叫白菊花的回族妇女内心痛苦已极,为了能供养自己两个儿子上学,她不得不做出这样一个艰难的决定――牺牲女儿――当时13岁的马燕不得不面临退学然后嫁人的命运。   马燕家有7亩地,但连续5年的大旱,令她家终年陷于几乎颗粒无收的境地。只有当客人来了,他们给客人泡茶做饭才能用上一年积攒下来的雪水,干旱加上祖辈无法逃脱的贫困命运使这一家家境日益窘迫。为了生计,她的父亲曾扒上火车到严寒的戈壁滩上挖发菜。虽然她和两个弟弟一年一共才需要600元左右的学费,可那也是个天文数字。    “家里没有米了,我真舍不得花掉手里这10块钱,就放在爸爸的手里,爸爸说这样不行,这样下去就会把你饿死,他非要去买米,我不让,他硬要去,我没有办法拦他,只好哭了,他说你哭什么呢?不吃是不行的呀,这样下去会饿出病来。我不想花掉妈妈用血汗换来的(每)一分钱,这10块钱,不知道妈妈是怎么样弄来的,不知道跑了多少个山头、多少个深渊,才弄到这10块钱,妈妈这一天要吃多少苦呀,不知道妈妈昨天晚上在哪里过的夜,是在阴暗潮湿的土地上休息,还是在公路边的石台子上休息?”13岁的小马燕在她的日记里这么写道。马燕家真正家徒四壁,有一次马燕要到(同心)县里考试,想要拿30块钱的车费都没有。   13岁的马燕当时小学刚刚毕业。日益窘迫的家境迫使母亲决定让马燕退学。      上不了学,我一辈子的眼泪都流不干!      “这回我们放了一周假,妈妈对我说:‘孩子,妈妈想对你说件事。’我就说妈妈有什么事就说出来吧!别憋在心里,憋在心里会难受的。妈妈说:‘你怕这是最后一次上学了。你们姐弟三个上学,你爸爸一个人在外地打工,是辜(顾)不过来的啊!’我说:‘妈妈,你这么一说,看来我是必须回家了。’妈妈说:‘是啊!’‘那我俩(两)个弟弟呢?’妈妈就说:‘你俩(两)个弟弟还必须念书。’我就问妈妈:‘为什么男孩儿能念书,而女孩儿就不能念书呢?’ 妈妈就说:‘你还小,不懂这些。等你长大了,做了妈妈,你就会明白。’”马燕在日记里记录下了当时母亲让她退学的情景。她在日记里写道:我睁大眼睛望着妈妈,你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呢?现在没有知识是不行的,老农种田还要知识,没有知识种下的粮食是没有收获的。   马燕从小学四年级起就有记日记的习惯,身边太多同学因贫困而辍学的事例使她过早地有了一颗敏感的心。因为自己家境也同周围的伙伴类似,马燕心中一直忐忑不安,她在日记里一再提到对读书的渴望和害怕离开校园的担心。现在害怕的事终于来临。   虽然退了学,马燕心里明白:“只有读书,才能改变我的命运!”按照她妈妈的话来说,那样才能保证她的两个弟弟继续读书。但13岁的少女马燕不服气,“女孩子和男孩子一样有权读书。”   不能上学马燕很伤心,为此,马燕开始和自己的妈妈谈判,她哭着哀求,可是母亲不为所动。母亲心中有一个简单而又无法更改的主意,全力供两个儿子读书,牺牲女儿是无奈的,也是必须的。   谈判不成,这个贫苦农家的孩子把厚厚 4本日记塞给母亲,她要让自己的妈妈深入了解女儿的内心世界,打动母亲坚硬的心。可惜马燕的母亲根本看不懂女儿写的是什么,因为她自己就是一个文盲。于是马燕又给妈妈写了一封信,让弟弟转交给母亲。妈妈很好奇女儿就在身边,有什么话都说过了,还写什么信?就让儿子读给她听当白菊花听到:“妈妈,如果我上不了学,我一辈子的眼泪都流不干!”时,白菊花再也忍不住了:“我的心里苦死了!我就是借钱也要让马燕上学。”      13岁女孩的简单文字“震撼”法国《解放报》记者      2001年5月,当法国《解放报》的记者彼埃尔?阿斯基第一次来到了马燕家居住的小山村张家树村时,绝对没有想到自己将会遭遇人生中一次极大的“震撼”。   阿斯基是自当年埃德加?斯诺之后第一个到访的外国记者。此前宁夏有位记者在法国办摄影展,阿斯基在摄影展中看到这个小村庄。   飞机从北京到银川只要1个小时,但是汽车从银川到张家树颠簸了一天。第一次来到张家树的阿斯基真正体验到了什么是“处在世界尽头”的感受。当阿斯基拍完照片,打算动身离开时,白菊花灵机一动,把一张纸和3本作业本塞到了与阿斯基同行的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