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岁真可以看到“老”
三岁真可以看到“老”
民间有句谚语:3岁看到大。意思是一人将来能成什么气候,在他3岁时就可以看个八九不离十。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孩子很多能力是在3岁前决定的,比如脑部细胞的整个缠结过程70%至80%在3岁前完成,30%~50%的智力是在3岁前获得的……
背景资料:根据伦敦精神病学研究所教授卡斯比发表的报告,3岁幼童的言行可预示他们成年后的性格。
1980年,卡斯比教授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对1000名3岁幼儿进行了面试,并根据面试结果,这些幼儿被分为充满自信、良好适应、沉默寡言、自我约束和坐立不安5大类。 2003年,也就是当他们26岁时,卡斯比等精神病学家再次与他们进行了面谈,并且对他们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a 当年被认为“充满自信”的幼儿占28%。小时候他们十分活泼和热心,为外向型性格。成年后,他们开朗、坚强、果断,领导欲较强。
b 40%的幼儿被归为“良好适应”类。当年他们就表现得自信、自制,不容易心烦意乱。到26岁时,他们的性格依然如此。
c 当年被列入“沉默寡言”类的幼儿占8%,如今,他们要比一般人更倾向于隐瞒自己的感情,不敢从事任何可能导致自己受伤的事情。
d 14%的“自我约束”型幼儿长大后的性格也和小时候一样,自我约束力很强,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e 10%的幼儿被列为“坐立不安”类,主要表现为行为消极,注意力分散等。如今,这些人更容易苦恼和愤怒。多表现为不现实、心胸狭窄、容易紧张和产生对抗情绪。
当孩子3岁的时候,其大脑、智力发育已经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将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将来的成就,这就是3岁看到大的奥秘。所以,3岁前这段黄金时期,千万不能忽视或是错过。
一、纠正性格偏差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但是有些性格偏差令人生厌,也会影响孩子的未来发展。纠正性格偏差及一些坏习惯,还是需要趁早“对症下药”。
症状1:胆小、敏感、怕生
对应处方:循序渐进
孩子在接触和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需要家长前期陪伴。在孩子渐渐熟悉新环境的基础上,家长可有意识地让他们独自去表现自我。当孩子在新环境中,获得别人的关注和赞扬的时候,他就不会再排斥新环境,不再胆小了。
如果孩子目前不愿意和陌生人打招呼,不必过于勉强。首先牵着孩子的手,把他拉到陌生人面前,先让宝宝做到不躲在妈妈身后;下一次可以让孩子对着陌生人笑一下;再下一次,可以让孩子试着和陌生人打招呼。注意,不要当着陌生人的面,数落怕生的宝宝“没有用、没出息”等,以免造成孩子心理障碍,更加抗拒陌生人。
症状2 :脾气暴躁、容易冲动、动不动就打人
对应处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对于这样有“小爆脾气”的孩子,训斥、打骂并不会产生很明显的改善。最好的方法是给孩子设定一些行为活动的规则,并坚决按照这种规则来约束孩子的行为。使孩子知道什么东西是可以玩可以碰的,什么东西要避开它;什么行为是被允许的,什么行为是明令禁止的……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与情绪。
家长也要注意言传身教,在家中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也不要给孩子看一些与其年龄不符的、带有暴力内容的影片。营造安静、平和的家庭气氛,使孩子在这样的气氛中静心进行一些阅读或手工制作类的活动。
??
症状3:任性、执拗、倔强
对应处方:现在常常是这样的情况,家里四个老人轮番照顾孩子,爸爸妈妈工作繁忙又无暇顾及,4-2-1的阵型,溺爱出了许多任性的“小少爷”、“小公主”。
面对这样的孩子,爸爸妈妈要做的是,关注孩子内在的、真正的需要。当孩子坚持自己的无理要求时,或许他的目的只是想引起父母的关注。如果真的是这样,那面对孩子的任性,爸爸妈妈就不要以自己的“任性”来对抗孩子的任性了。多关注孩子,多与孩子沟通,特别是要抽点时间,陪孩子玩些游戏、听孩子讲讲幼儿园的故事。
如果是很单纯的任性,那可就要注意了,和老人多做沟通,讲讲溺爱孩子的坏处,双方老人也不要在照顾孩子方面做攀比,以免孩子更加的任性。
二、塑造宝宝自信心
世上有许多成功的人,就是因为他对自己充满自信,而一个人的自信并非遗传而来,而是需要经过后天培养的。不要觉得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事实上,爸爸妈妈平时无意的言语,都能影响孩子自信心的塑造呢!
自信处方:
1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倾听最重要。孩子有着太多的话要对妈妈说。你的倾听会使孩子认为你很在乎他的观点和看法。切记??千万不要在宝宝想和你说话的时候,不耐烦地对孩子说:“没看我正忙着呢!别在这烦我!”
2 孩子们喜欢别人需要他的感觉。给他们分派任务,如自己整理床,擦擦桌子,或是帮妈妈拿碗筷等,这样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