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老外总监爱情童话心随爱走,爱就爱到底!
一个老外总监爱情童话心随爱走,爱就爱到底!
德州结缘,让一切跟着心走
彦辞(Jnes)1971年出生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一个牧师家庭。受家庭环境熏陶,他从小就对文学和哲学产生了深厚的兴趣。
1996年10月,彦辞来到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奥斯汀分校,成为西方政治哲学专业的一名留学生。班里的同学来自世界各地,很快,彦辞便认识了26岁的中国姑娘陈晓妮。陈晓妮1970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军人家庭,大学毕业后,曾在北京一家报社工作过4年,浑身上下散发出一种迷人的书卷气。
行走在校园之间,陈晓妮一身乌黑飘逸的长发、修长的娥黛和凝脂一般的肌肤,格外引人注目,彦辞的目光常不自觉地被她所吸引。可是。陈晓妮却对彦辞不“感冒”。彦辞长着金褐色的短发,向后一丝不苟地梳理着,显得脑门特别大:由于脸型宽阔,彦辞两只眼睛之间的距离很大,在陈晓妮看来,这种长度完全失去了比例,再加上北欧人特有的白色皮肤和笑起来憨厚的大嘴,常常让陈晓妮忍俊不禁。
12月中旬的一天,彦辞到校外商店买了一些圣诞花,路过图书馆时,突然想起自己一直没将叶芝的《丽达与天鹅》与莱蒙特的《福地》看完。于是,想向图书管理员借阅这两本书,却被意外告知书在几分钟前刚刚被别人借走了。
第二天,彦辞竟然在陈晓妮的书桌上发现了这两本书。
彦辞惊讶地问她:“这些书是你刚刚借的吗?”陈晓妮点点头,调皮地仰起脖梗反问他:“是啊!难道有什么问题吗?”彦辞顿时回过神来,不好意思地答道:“没……没什么问题,我也刚好想借这两本书,只是没有借到,没想到是你……”
闻听此言,陈晓妮爽快地将两本书递了过去:“喏,你先看好了,我可以等几天再看。”接过封面已经破损不堪的两本书,彦辞的内心唏嘘不已:虽然两人的文化背景相去甚远。志趣却如此惊人的相似。在知识面前。两个人之间根本不存在国别之分。
陈晓妮和彦辞熟识起来后,两人常常结伴到图书馆看书。他们发现,除了喜欢看同类的书籍外,两人都对美国的乡村乐和爵士乐很有兴趣。冬日的傍晚,他们戴着电教室的耳麦,聆听时而低沉忧郁,时而热情激昂的萨克斯乐曲,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唱几句,两人会心地一笑,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传的共鸣。
1997年暑假来临,彦辞突然作出了一个止陈晓妮猝不及防的决定:利用两个月的假期,作一次横跨整个南美的旅行!而且,彦辞事先已联系了另一所留学学校,很可能一去不返。
假期的第一天,陈晓妮在灰狗车站与彦辞依依惜别,车站扬声器里悠然飘出沁人心脾的爵士乐曲声:“我多想让时间停留,让你再次带我飞到那没有人烟的地方,飞到那梦幻般的天堂,只有我俩的世界……”陈晓妮的心头涌上莫名的忧伤――洒满冬日阳光的校园路上,将不再有这个熟悉的身影相伴,自己将如何排遣这些孤单的日子?转念她又想到,南美洲的炎热天气,特别是安第斯山脉的西部沙漠,天气干旱不说,而且人烟稀少,万一……“呜呜呜……”她嘤嘤地哭了起来,彦辞也眼圈一红,拥抱着她,泪流决堤。
恋恋不舍地送走了彦辞,陈晓妮开始每天到图书馆里“搬书”。但是。她看着看着,常常不由自主地走神,总觉得彦辞会冷不丁地从书架后面蹿出来:独自一个人听CD,每每哼唱时,彦辞那张憨厚的笑脸便立即浮现于眼前……记忆的音符被雨丝连成的线穿起,一页页地翻过,陈晓妮蓦然发现:原来自己已经刻骨铭心地爱上彦辞了。
两个多月后,身在南美的彦辞出乎意料地收到了一张明信片,上面画了一个鲜红的中国结。旁边写着寥寥数语。他立即跑到当地的一家中餐馆,请求人家帮忙翻译一下。餐馆工作人员翻译道:“彦辞,你走后,我很是想念。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人走茶凉’。祝你好运!”见彦辞听后一头雾水,那人便又解释说,“这位巾国姑娘对你很有好感,看起来很喜欢你啊!”这句话就像一颗温暖的种子,种在了他的心里……他抓起电话拨通了陈晓妮的号码,语气铿锵地说:“你放心,我在3天内一定赶回去!”
1998年5月,毕业后的陈晓妮拒绝了儿家大公司的邀请,准备回国与父母闭聚。人生的十字路口,彦辞面临着多种选择――他可以继续进修哲学博士,也可以返同丹麦工作……但他考虑再三,决定和陈晓妮一起来中国,
陈晓妮很感动,但她深知,他这样一个地地道道的丹麦人,一句中文不会说,却要冒失地跑到陌生的巾国,将来怎么生活?于是,她谨慎地提醒道:“彦辞,你做这么大的牺牲有必要吗?一切都需要从零开始啊!”彦辞却斩钉截铁地说:“我在跟着我的心走,这不是牺牲。这是享受,是幸福!”
从零开始,艰难里品味点滴幸福
1998年9月,彦辞追随着心中的爱情,走进了北京这座陌生的城市。他先参加了中国人民大学的“你好班”,系统地学习中文,陈晓妮则在一家网络公司担任推广工作。
开始时,陈晓妮的家人并不看好这段恋情,但这个执著的丹麦男孩儿让他们渐渐地改变了看法,慢慢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