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与孙辈沟通语言艺术
与孙辈沟通语言艺术
有早教专家说过这样的话,建立好的亲子关系就能产生成功的家教。说白了就是――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要建立好的关系,很重要的因素是沟通,您会和孙辈沟通吗?怎么才能让孙辈们跟咱老人亲、能谈得来,可交流、掏心窝子,这里边还是有学问的。
新鲜观点――用“歌唱”的方式和孙儿沟通情感,胜过千言万语
文/张和景
老姐妹们围在一起唠家常时,常感叹和孙辈们没法交流。一句话一件事,不是轻了没效果,就是重了招人嫌,分寸拿捏和方式方法都不好掌握,我当了一辈子老师,拿些私房经验和大家分享后,还颇有些效果。
用“歌唱”的方式和孙儿沟通好,胜过千言万语。这是我的一家之言。
我的两个小歌友,一个是8岁的孙子加成,一个是一周岁的外孙纳凡。两个孩子在摇篮里就开始听我唱歌,宝宝会坐了,我带他们坐在镜子前唱歌谣:“纳凡(佳成)宝宝长得好,眼??像个黑葡萄,高高小鼻是山包,红红小嘴像樱桃,双耳抱头金元宝。”此时宝宝咯咯地笑了,她听懂了姥姥的赞美之歌。
宝宝学走路了、学说话了,我就给他唱妈妈的歌:“扶我学走路,教我学说话,唱着夜曲伴我入眠,心中时常把我牵挂……”每当我唱歌时,他们都会静下来倾听,然后也咿呀地唱几句,宝宝在和我对歌呢!
有的老姐妹会跟我抱怨,跟孙子不亲,我的理解是,和孩子培养感情,从他们生下来开始,就得走进他们的心里。别小看我给孙儿唱歌这事,歌声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沟通,让孩子在幼小的心灵,就深深烙下爷爷奶奶甜美的歌声、关怀的笑容,随着孩子渐渐长大,这种打小就播种下的深刻情感,会产生积极的多米诺效应。我们老人在孩子面前会越来越有威信,有尊严,有亲密感。
8岁的孙子佳成也是听着我的歌长大的。和我这当奶奶的特别亲,他上一年级考北京小学(北京最好的小学之一)合唱团时,唱了一首《共和国之恋》。老师问:“《共和国之恋》是首大人唱的歌,你这么小,怎么学会的?”
“我奶奶教我的。” “好孩子你被录取了。”就这样佳成在学校经常有机会领唱、独唱。
现在,每个周末,佳成都会回来看望我和老伴。我们一直用歌声在沟通情感。午饭前是我和佳成练歌的时间。我教他唱红歌、老歌,他教我唱童歌、新歌。有时候我弹琴他唱歌,有时候他唱男高音,我唱女高音,老少组合。我们互相交流唱歌的技巧和方法。前几日在孩子生日宴会上,我和佳成还演唱了美国作曲家福斯特的《美丽的梦神》和《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两首歌。歌声给家庭聚会增添了许多乐趣。
我承认,沟通情感,语言艺术很重要,但无论你说什么怎么说,做什么怎么做,最后的目的还是和孙辈建立深厚的感情、良好的亲子关系。沟通顺畅了,老人们大可不必战战兢兢,不知如何遣词造句了。所以,追求语言的技术技巧前,还是先找到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吧,试着建立或培养两代人的共同兴趣,比如歌唱。
张阿姨的亲子心得:良性沟通的前提,有二要、二忌
一要和孩子亲近,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二要找准合适的沟通方式。
一忌说教、唠叨。有些祖父母教育费尽心力,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表面上看来,他们是在与孩子公开交谈,殊不知他们的某些长篇大论、没完没了,恰恰是堵住了孩子的嘴巴和耳朵。说话只求数量,不讲质量,难有收效。
二忌过激言词。在隔代教育中,许多以年长和经验丰富自居的祖辈,喜欢按照自己的理想模式来教育孩子,很少顾及孩子的自我感受。但好的意思还得用好的语言表达才行,并且,习惯性地把自己的“命令、指挥、责骂、批评”看作是与孩子沟通。长此以往,孩子会关闭自己的心灵,甚至会对祖辈产生敌意。
麻辣主张――想和孙辈亲,大方花“钱”比不上用“心”说话
采访/苏晓花
自孙子昊昊出生后,儿子一家三口一直跟我们住在一起,一来为方便照应,二来我们也希望能天天见到孙子。儿子是独子,我和老伴对这个孙子格外疼爱,一改多年节俭持家的消费习惯,花钱让他上最好的幼儿园,给他买名牌的衣服、玩具,一切都为了小孙子健康成长。
如今孙子已经三岁半,我和老伴却渐渐发现,虽然从小在我们身边长大,昊昊却并不是特别依恋我们,反而跟只有节假日才能见到的外婆格外亲。每次昊昊哭闹着要找外婆,或是学起外婆给他讲的故事、唱的儿歌时,我们就如鲠在喉,并不是不让昊昊跟外婆亲近,只是明明付出更多的是我们,却换不来孙子的亲近,心里很不平衡,一开始我甚至怀疑是不是媳妇教的,直到那次亲家来做客,我才意识到问题所在。
那天是“六一”,昊昊的外婆大老远赶来给他送礼物。一见面,老人就半蹲下身子,用头顶着昊昊的小脑瓜:“节日快乐!好久不见,昊昊更可爱了,昊昊没有忘记外婆吧?”昊昊开心地大声说:“昊昊最喜欢外婆!昊昊永远不会忘记外婆!”我和老伴尴尬地笑了,亲家马上接着说:“爷爷奶奶也很喜欢昊昊啊,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