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讲稿【共享精品-doc】.doc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讲稿【共享精品-doc】.doc

  1. 1、本文档共1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讲稿【共享精品-doc】.doc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讲稿 目 录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讲稿 1 绪论: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概说 2 第一讲:建安文学 4 第二讲:正始之音与两晋诗歌 9 第三讲:陶渊明及其诗文创作—千古隐逸诗人之宗 13 第四讲:南北朝乐府歌辞与鲍照拟乐府 16 第五讲:南朝山水诗 20 第六讲:齐梁诗坛与南北朝文风的融合 23 第七讲:魏晋南北朝散文及小说 26 第八讲:唐诗概说与唐初诗歌 36 第九讲:初唐四杰与陈子昂 43 第十讲:声律、风骨和兴象——盛唐之音的前奏 51 第十一讲:盛唐之音与盛唐气象—群星璀璨、异彩纷呈的盛唐诗坛 58 第十二讲:田园牧歌 山水清音——盛唐山水田园诗歌 64 第十三讲:金戈铁马之声——盛唐边塞诗派及其作品 71 第十四讲:诗仙”李白及其创作成就 76 第十五讲:诗圣·诗史—杜甫及其诗歌创作成就 82 第十六讲(上):中唐诗歌之再盛——大历诗人及元白诗派 93 第十六讲(下):白居易及其诗歌创作成就 102 第十七讲:韩孟诗派及(刘柳诗歌)元和贬谪诗人 102 第十八讲:唐代古文运动与韩柳散文 118 第十九讲:晚唐詩歌創作成就 125 第二十讲:琵琶起舞唤新声——唐五代词的发展及成就 135 第二十一讲:绝代之奇——唐代传奇小说与敦煌变文 142 绪论: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概说 一、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发展历程 (一) 从曹操到李后主,时间跨度近800年:汉献帝刘协初平元年( 190,袁绍率关东义师讨董,曹操为诸侯之一)——宋太宗赵匡胤太平兴国三年(978,吴越国除,南唐后主李煜被毒死) 。 (二) 文学史发展分期表: 190—265 建安文学、正始文学 265—420 西晋文学、东晋文学 420—589 南北朝文学 581—618 隋代文学 618—712 初唐文学 712—755 盛唐文学 755—826 中唐文学 826—907 晚唐文学 907—978 五代文学 二、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发展诸因素 (一)寒士之不平与士族之优游 1. 门阀氏族的产生 为了压制贵族,造成绝对王权,先秦时期君主们都提拔了不少自由平民和低级贵族参加到官僚政府机构。春秋、战国之际,“竹帛下庶人”(章太炎《检论订孔》上 ),列国诸侯更是大力提拔“士”作为官僚机构的骨干,世卿自此而坠。两汉的所谓布衣卿相,也是这种情况下的产物。 汉武帝以后,独尊儒术,官僚多以经术起家,致身通显。他们不但授徒讲学,门生弟子千万,形成一种利益集团和社会力量;而且子孙往往绍继家学,也必然造成累世公卿的情况。大家族如弘农杨氏、汝南袁氏等在东汉时就已经逐渐出现了。过去“每寻前世举人贡士,或起畎亩,不系阀阅”(《后汉书·章帝纪》建初元年(76)诏),自东汉后期开始“选士而论族姓阀阅”(仲长统《昌言》),“贡荐则必阀阅为前”(王符《潜夫论·交际篇》),“以族举德,以位为贤”(《潜夫论·论荣篇》)了。(阀阅:古代仕宦人家自序功状而树立在门外的柱子。《玉篇·門部》:“在左曰阀,在右曰阅。” 后来又叫棂星门。与明清时期贵宦人家的功德牌坊功能相似。) 曹魏初期,实行九品官人法,州郡大小中正皆由当地著姓士族担任,九品的定评,自然操纵在他们的手中,于是官品的升降,大都凭借“世资”,久而久之,更造成了“公门有公,卿门有卿”(《晋书·文苑王沈传》),“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卿,无仕进之路”(《二十二史札记》)的情况。所以,曹魏以后,世族势力更加发展。如颍川荀氏、颍川陈氏、东海王氏、河东裴氏均在魏晋南北朝为世“冠冕”。后来琅邪王氏、陈郡谢氏,俱为江左“盛门”。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自北朝至隋唐,也是“衣冠”连绵不绝,累世富贵。 2. 门阀制度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1)寒士的不平之音、进取之心 门阀制度阻塞了庶族寒门的仕进之路,才高寒士自然心怀不平:“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左思《咏史》其二)“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鲍照《拟行路难》其六) 一有机会,他们就积极进取。尤其是隋唐之际设立的科举制,渐开寒士仕进之门,“四杰”、陈子昂、李白等初盛唐诗人表现出高昂的政治热情。庶族寒士的作品尤其是述怀诗、言志诗往往“质胜于文”。但是他们的性格也常遭“褊急”、“躁进”之讥。盛唐诗歌高潮可以说是庶族寒士人格完善与诗风成熟后的伟大成果。 (2)士族文学的优游闲逸之风 魏晋南北朝诗人大多出身士族,可以依其门第“平流进取,坐致公卿” (《南齐书·褚渊王俭传论》),所以他们无论入仕前还是入仕后,都能保持优游、闲雅的心态。他们的文学创作呈现出游戏化、精致化的倾向: 题材上:宴饮诗、山水诗、田园诗、咏物诗; 技巧上:辞藻的华丽、声律的讲究、描写的精

文档评论(0)

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