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源套餐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_第7课《汉字与书法》课件_2.ppt

精品资源套餐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_第7课《汉字与书法》课件_2.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资源套餐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_第7课《汉字与书法》课件_2

怀素《自叙帖》(之一) 张旭 《草书古诗四首》(局部) 旭善草书,不治他技。故旭之书,变动如鬼神,不可端睨。 ——唐·韩愈 怀素,是继张旭之后的又一大草书家,有“颠张醉素”之称。评论说:“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 宋代 原因: “宋四家”:苏黄米蔡 表现: ——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 倡导“有意无法” 1.重文轻武崇文风气浓厚,文化发展达到一个 新的高度 2.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 3.理学的发展,士人更加注重内心情趣的修养 3.宋代——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 倡导有意无法 苏轼《赤壁赋》(局部) 3.宋代——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 倡导有意无法 黄庭坚《黄州寒食诗卷跋》 3.宋代——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 倡导有意无法 米芾《淡墨诗帖》 3.宋代——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 倡导有意无法 蔡襄《扈从帖》 宋徽宗书法——瘦金体 4.明代——呈现平民化、世俗化趋势, 更强调个性化创造 祝枝山《箜篌引诸篇》(局部) 文征明小楷 (一).自发阶段——秦汉 (实用性为主) (二).自觉阶段(艺术性为主) 2.隋唐——新的高峰(书法理论日趋成熟) 3.宋代——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 倡导有意无法 4.明代——呈现平民化、世俗化趋势, 更强调个性化创造 1.魏晋南北朝——虚玄灵动 课后2: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 朝代 时代风貌 书法名家 艺术特色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 明 社会危机 文具改进 王羲之 虚玄灵动 国家统一 经济繁荣 张旭、怀素 欧阳.颜.柳 狂放不羁 草 规范法度 楷 重文市民生活丰富 宋四家 追求个性 忽略法度 商品经济 生活丰富多彩 “四大才子” 平民世俗 个性化创造 1、汉字发展成为书法艺术的原因,不包括: A 汉字自身的特点 B 知识群体的形成 C 书法工具的改进 D 统治阶级政治的需要 2、下列关于书艺发展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秦小篆和汉隶已经是自觉的书法艺术 B 书法显现了东方审美情趣 C 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D 明代书法强调个性化创造 三、课堂小结 1、汉字的演变过程: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2、汉字的演变规律: 由繁到简 规范化、稳定化 3、汉字演变主要原因: 更加便于书写和交流 一、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 二、书艺历程 1、书法自发阶段: 2、书法自觉阶段: 3、主要书体: 魏晋以前(秦汉时期) 魏晋开始进入 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 第七课 汉字与书法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 课标要求:概述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一、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 仓颉 上古仓颉为黄帝左史,生而四目,有睿德。见灵龟负图书,丹青甲文,遂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语、山川,指掌而拼文字。文字即成,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为潜藏。 ——《临汾县志》 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上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以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来由,恐怕逃不出这例子。 —《鲁迅·门外文谈》 一、 汉字的发展历程 (一)新石器时代: (二)商周时期: (四)秦汉: (三)春秋战国时期: 半坡遗址陶器上的符号 新石器时代 山东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灰陶尊和上面刻画的符号 新石器时代 二里头遗址出土陶器上的刻划符号 新石器时代 甲骨文之父—王懿荣 商代——甲骨文 甲骨文 鼠 牛 虎 兔 猴 羊 马 蛇 龙 狗 鸡 猪 甲骨文中的十二生肖 西周散氏盘为西周后期厉王时代的青铜器,其铭文结构奇古,线条圆润而凝炼,因取横势而重心偏低,故愈显朴厚。其“浇铸”感很强,表现了浓重的“金味”,因此在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周朝——金文(钟鼎文) “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其形式要求庄严、稳重、端肃、有序、精美,以符合“藏礼于器”的礼仪文化的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