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是药三分毒”思考.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是药三分毒”思考

关于“是药三分毒”思考   【中图分类号】R99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09)08-0394-02      1 关于“毒药”概念的内涵及其沿革      很久以来,“是药三分毒”的说法在社会上广为流传,诸如日程保健、疾病防治等方面,影响既深且大。“有毒中药”是中国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历代医家利用“有毒中药”治愈了无数的顽症痼疾,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由于其弊端亦大,不可忽视。有毒中药是一类既有药理治病疗疾作用,又有毒副作用,可致毒性损害或引起中毒甚至死亡的中药。由于药性猛烈而且见效快,味毒伤正而易致毒害,故而成为一类颇有争议的药物。在对待中药毒性的认识上,历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所谓广义之毒即认为凡中药皆为“毒药”,“是药三分毒”,毒性实际上是药物的共性。所谓狭义之毒,是指中药的药性本身含有毒性成分,作用峻猛,又对生物体造成损害,且副作用大,应用不当易产生中毒症状甚至危及生命的一类药物。   近年来,中药的毒性及其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中药不良反应问题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应当指出中药的有效性和毒性是绝大多数药物同时具有的双重特性,片面强调中药的毒性所引起的危害是不可取的。长期以来,人们对“有毒中药”的界定一直模糊不清,这种模糊的状况已严重阻碍了中药的发展,影响了大众对中药的全面、正确的认识。如何更好地提高中药的疗效、降低有毒中药的毒性,是广大医药工作者面临的迫切问题。   实际上有关有毒中药的研究及其合理应用,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前人累积的丰富经验和成果,对人类的健康事业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近年来,科学工作者在继承我国中医药理论和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有毒中药开展了深入地研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对医学科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实践证明有毒中药虽然具有毒性,或者毒性很大,对人体有危害,但是只要对其深入地科学研究,充分认识和掌握,指导人们科学合理地应用于临床,可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古代毒药的概念也反映出当时人们对药物的治疗作用和毒副作用还不能很好的区别。实际上有效性和毒性是绝大多数药物同时具有双重的特性,关键是合理用药。在我国,由于用药的不合理性,中药的不良反应问题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比如龙胆泻肝丸、排石丸、耳聋丸等含马兜铃属中药的成药,可以导致急慢性肾衰竭、肾小管酸中毒等,可谓令患者“旧病未除,新病又到”。中药的毒性和不良反应问题近年来在国际医药界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一些国家政府已采取措施对有毒中药采取了禁止进口和使用的措施。如美国药品与食品管理局(FDA)就曾下令加强中药的进口限制,宣布停止进口、制造和销售已知和怀疑含有马兜铃酸的原料和成品,设计包括关木通在内的70多种中药材。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必须进一步重视有毒中药的减毒和临床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共收载有毒中药72种,其中大毒中药10种,有毒中药38种,小毒中药24种。   《淮南子?修务训》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扰。当此之时,一日而七遇中毒。”“天雄鸟啄,药之凶毒也。良医以活人。”   早在战国时期的《内经》中就有:“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的记载和“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的治疗原则。   我国第一部医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收载药材365种,根据作用和毒性不同,将中药分为上品130种能补养、无毒,可以长服、久服;中品120种,能治病补虚,无毒或有小毒,斟酌使用;下品125种,专主大病,均为有毒,不可多服、久服,并注明了14味有毒中药的药性及使用经验:“若有毒药疗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如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半夏……畏雄黄、生姜、干姜”,提出消除或减弱中药毒性的方法,并指出应用“有毒中药”,宜以小量开始,慎勿过量。   《雷公炮灸论》是我国第一步炮灸学专著,书中指出对中药进行炮制可减量增效。   晋代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用金蝎治疗“传尸鬼疰”,并介绍了中药中毒的解救方法,“食野葛已死亡,取生鸭就口断头,以血沥口中,入咽则活”。梁代陶弘景所著的《本草经集注》收入了牵牛子、蜘蛛等有毒中药约63种,还增列了“畏恶反忌表”、“解百毒及金石毒例”、“服药食忌例”等篇章,论述了药物使用不当所致毒副反应、药源性疾病及其防治措施。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提到:“凡药物云有毒及大毒者,皆能变乱,于人为害,亦能杀人”。《本草纲目》:“乌附毒药,非危病不能用”,都是指这类药。所谓“有毒及大毒者”、“毒药”,均是指偏性大、毒性及药理作用强、安全范围小(治疗量与中毒量或致死量接近)、应用不当甚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