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留守儿童”心理需求及教育对策.docVIP

浅析“留守儿童”心理需求及教育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留守儿童”心理需求及教育对策

浅析“留守儿童”心理需求及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R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56(2011)24-0093-02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致使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据调查,留守儿童的生活有三种情况:一是隔代监护型(占85%),即由祖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托管的方式;二是亲朋监护型(占10%),即把孩子托给亲朋好友,叔婶、姑舅或要好的朋友;三是自我监护型(占5%),即由于没有上面两种条件,或其他各种原因,监护的责任就让予了孩子自己。这一阶段的人群,恰恰最多的就是处在幼儿或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无论是隔代监护、亲戚监护还是自我监护,在监护内容和监护责任上都存在着很大的盲区,或是心理代沟太深,难以沟通;或是祖辈过度溺爱,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使留守儿童很难得到全面正确、深入细致的教育和帮助。亲情的缺失,导致留守儿童的心理方面存在阴影,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等等。      1 留守儿童的常见心理      1.1 适应心理 孩子因父母外出,突然脱离了自己熟悉的家庭,打乱了他过去习惯而舒适的正常生活规律,骤然转入一个崭新而陌生的环境,生活上处处都不习惯,在心理上会有一个长短不定的适应过程。在周围环境中各种人和事的作用下,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内心体验。不习惯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因年龄、性别、生活水平、家庭环境的不同而各异。   1.2 焦虑心理 焦虑是个体面临一种模糊的、非特异性威胁而又不知所措的不愉快体验,表现为对未来的莫名担忧,唯恐受挫。因与自己所熟悉的环境或亲人分离,所产生的分离感而伴随的情绪反应称为分离性焦虑。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亲情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由于外出务工的父母常年在外辛劳,无暇顾及孩子,对孩子的成长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教导。许多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出现性格内向、自卑、孤僻、不善与人交流、顽皮任性、冲动易怒等问题。调查发现,部分留守儿童从不与同学、父母、监护人交流谈心,有的甚至在受到侵害后,采取简单的报复行为。   1.3 恐惧心理 恐惧是个体由于某种明确、具有危险的刺激源所引起的负性情绪。与焦虑不同,恐惧有非常明确的对象,往往是现实中的一种无力摆脱的危险事物。常见于自我监护型的儿童,与父母的长期分离,生活不稳定,加之知识贫乏,是非、好坏、善恶等观念不清,造成他们安全感缺失,易产生恐惧心理。   1.4 挫折心理 其表现与起因有关,在留守儿童的心理常有被父母“抛弃”的感觉,有的表现为埋怨、不满、或其他攻击行为;有的表现为内心焦虑、表面平静,独处时暗暗落泪;也有的多疑、自卑、胆怯;有少数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也变的更加坚强、懂事,自理能力强。      2 教育管理对策      留守儿童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成长中缺乏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甚至会因此走上犯罪道路。因此从心理角度对留守儿童进行积极的引导和援助,帮助其树立健康的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对其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2.1 留守儿童的心理需要   2.1.1 希望得到欢迎和爱护 孩子进入一个崭新的家庭,希望得到欢迎和爱护,使自己很快成为其中的一员,在代监护人的身上找到父母之爱。   2.1.2 希望自己被了解和重视 在亲朋监护型的家庭中,站在亲戚的立场上不便对孩子进行管束,孩子也很难在亲戚家中产生归属感,感觉总是寄人篱下,受“不被理解和重视”的感情驱使,往往容易和亲戚家年纪相近的孩子产生矛盾。   2.1.3 希望得到尊重 这在青少年时期的儿童表现明显。青少年期的儿童身心都正处在急剧的发展、变化和成熟时期,他们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希望在没有他人的干预下自己作出各种决定。   2.1.4 需要安全感 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特别是中小学时期,是人生行为习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父母的关爱和抚慰是儿童爱与归属的必要条件,亲子教育的缺失,导致儿童对父母的抚慰、关注与爱的渴求缺失,这样易引起孩子一些不良的心理反应,尤其是自我监护型的儿童。   2.1.5 需要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由于年龄因素,他们身上具有同龄人的特征:好模仿、好奇心强、好动、爱游戏等等,需要一一得到满足。   2.2 管理对策 目前在关爱“留守儿童”的组织形式上各地有不同的做法,如学校管理,教师充当其“代理爸爸”或“代理妈妈”;社会托管;“夕阳护朝阳”;自由联合等模式。但无论何种管理模式,笔者认为,确保孩子的心理健康是重点,而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障碍的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