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吡唑醚菌酯的合成研究_陶贤鉴.doc
吡唑醚菌酯的合成研究_陶贤鉴
第13卷第1期2009年2月
农药研究与应用
AGROCHEMICALSRESEARCHAPPLICATION
Vol.13No.1Feb2009
研究与开发
吡唑醚菌酯的合成研究
陶贤鉴,罗亮明,黄超群,熊莉莉
(湖南化工研究院,湖南长沙
410007)
摘要:对以邻硝基甲苯和对氯苯肼为起始原料,制备吡唑醚菌酯的工艺路线进行了研究。对合成过程中的
关键步骤溴化和还原,采用有效的方法,减少了副产的生成。以对氯苯肼计总收率大于48%,产品纯度大于
95%。该工艺具有生产成本低、操作简便和易于工业化生产等特点。
关键词:吡唑醚菌酯;合成;邻硝基甲苯;对氯苯肼中图分类号:TQ455.47
文献标识码:A
SynthesisofPyraclostrobin
TAOXian-jian,LUOLiang-ming,HUANGChao-qun,XIONGLi-li
(HunanResearchInstituteofChemicalIndustry,Changsha410007,China)
Abstract:Anewmethodforpreparationofpyraclostrobinbyusingo-nitrotolueneandp-chlorophenylhydrazineasrawmaterialswasdescribed.Thekeystepofbrominationandreductionweremodifiedforreducingproductionofby-products.Thetotalyieldwasmorethan48osedonp-chlorophenylhydrazinewithpurityhigherthan95%.Thisprocessiseasytobeindustrializedwithlowercost.
Keywords:pyraclostrobin;synthesis;o-nitrotoluene;p-chlorophenylhydrazine
1前言
[1]
农药2007年第6期报导,在全球最重要的15个杀菌
吡唑醚菌酯
Pyraclostrobin又名唑菌胺酯,是
剂品种中位列第三[4]。吡唑醚菌酯的制剂分别以凯润、凯泽、百泰的商品名在中国登记并进入国内市场销售。
目前吡唑醚菌酯在美国、欧洲等国家拥有专利权,在我国也申请了专利,其合成技术还没有公开。作为对重要农药品种的技术储备项目,笔者对其合成方法进行了研究,对合成过程中易产生副反
德国巴斯夫公司于1993年发现的一种兼具吡唑结构的甲氧丙烯酸甲酯类广谱杀菌剂。其结构式为:
化学名称为:N-甲氧基-N-2-[(N-对氯苯基)-3-吡唑氧基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它能防治由子囊纲、担子菌纲、半知菌类和卵菌纲等几乎所有类型的真菌病原体引起的植物病害,同时它又是一种激素型杀菌剂,能使作物吸收更多的氮,促进作物的生长。该品种不仅毒性低,对非靶标生物安全,而且对使用者和环境均安全友好。吡唑醚菌酯可加工成液剂、水悬剂、可湿性粉剂、粉剂、膏剂等多种剂型,亦可与多种杀菌剂复配混用起到增效和扩大杀菌谱的作用[2,3]。自2002年推广上市以来,深受使用者的喜爱,销售额迅速上升,据中国
应,中间体分离提纯困难的溴化步骤,采用降低转化率,提高选择性的方法使副产物减少。采用了一种比文献方法更为经济、安全、环保的还原方法,有效地控制还原反应易产生的“胺化”和“偶氮化”难分离的副产物生成。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以对氯苯肼为基准总收率
48%,产品纯度达95%以上,其工艺操作简便,收
率高,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生产。
22.1
实验部分试剂与仪器
作者简介:陶贤鉴(1965-),男,湖南浏阳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有机合成研究(E-mail:taoxj918@163.com)。收稿日期:2009-01-08
第1期陶贤鉴,等:吡唑醚菌酯的合成研究17
试剂:邻硝基甲苯、对氯苯肼(自制)、溴素、偶氮异丁腈、丙烯酸乙酯、乙醇钠、乙醇、二氯甲烷、氯甲酸甲酯、硫酸二甲酯、亚磷酸三乙酯、甲苯、二甲基甲酰胺、三氯化铁、Ni-Ce-P非晶态催化剂等。
仪器:VarianINOVA-300型核磁共振仪,PE
上述两条合成路线反应步骤基本一样,都存在还原和溴化两个关键步骤,反应易产生副产物,分离相当困难。特别是还原反应,文献介绍的方法,采用锌粉还原,收率低,副产多,三废多用加氢还原,压力高,设备安全要求高
[6]
[8]
;采
;采用
铂碳加氢还原,压力虽然不高,产品收率纯度好,但催化剂用量大,易中毒失活,价格昂贵,生产成本高
[7]
[9]
System2000FTIR型红外光谱仪,Agilent1100SeriesLC-MSD,MP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