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4节气和中国历法
                    24节气与中国历法
序
昔者上古之初,天人一体,只有春秋,无有冬夏,兽身鸟形也都是人。《尚书#8226;周书#8226;吕刑》记载,蚩尤作乱,延及平民,罔不寇贼。上帝监民,罔有馨香德,刑发闻惟腥。于是绝地天通,神人不复相杂。
昔者上古之中,《淮南子#8226;天文训》记载,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始有春夏秋冬焉。《淮南子#8226;时则训》曰:制度阴阳,大制有六度,天为绳,地为准,春为规,夏为衡,秋为矩,冬为权。天人虽别而相应:头之圆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天有4季而人有4体,天有12月而人肢有12节,天有12月以制366日人亦有12肢节以使366节,天有五行而人有五脏,天有九重而人有九窍。胆象云,肺象气,肝象风,肾象雨,脾象雷,以与天地相参也,而心为之主。是故耳目者,日月也;血气者,风雨也。天有风雨寒暑,人亦有取与喜怒。其他形体的人,就逐渐地从世间消失了。
昔者上古之末,当尧之时,始根据日月星辰定历数,顺其时气以应天道。因此有《易》曰:先王以治历明时。
据记载汉代开始出现24节气的划分。《传》曰天六地五,五六之和十一为天地之中。阳生于子,故十一月日冬至。阴生于午,故五月为小刑,冬生草木皆死。冬至子午,夏至卯酉。子午、丑未、寅申、卯酉、辰戌、己亥是谓六府。子午、卯酉为二绳,丑寅、辰巳、未申、戌亥为四钩。天维建元,常以寅始起,右徙一岁而移,十二岁而大周天,终而复始。
由此可见,中国古老的的历法,和中国古老的易经、阴阳五行学说、天人合一等说法、乃至修炼是浑然一体的。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孔窍肢体,皆通于天。故饮食居处适,则九窍百节千脉皆通利矣。古人讲顺天知命,是因认为人体和天地息息相通。古人看到了天气的风调雨顺也明白了人需要心平气和、凡事适度。并且古人根据天道制定了24节气,以顺天地之变、与天地合德。
天干地支
中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365.2419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据记载,公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中国历法用天干、地支编排年号和日期,天干共十个字,因此又称为十干,其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个字,排列顺序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循环。
这二十二个字错综有序,充满圆融性与规律性。它显示了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即时(时间)空(方位)互动,和阴与阳的作用结果。中国历法充分体现了阴阳五行的思想,蕴含着自然循环运化的规律。
二十四节气简介
二十四节气是以太阳历为基础,根据视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从黄经0起,每15为一节,每月一个中气和一个节气,全年分十二个中气和十二个节气,以后合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按天文、气候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赋予有特征意义的名称。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其中反映四季更替的有二分、二至和四立;直接或间接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小寒、大寒、白露、寒露、和霜降;反映降水的有雨水、谷雨、小雪、大雪。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处暑则是反映物候的节气。
二十四节气以自然季节现象和农业活动相结合为内容。春分、秋分表示昼夜平分,气候适中;夏至、冬至表示暑夏寒冬的到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雨水表示降雨季节的开始;惊蛰是冬眠蛰虫开始复苏,出土活动;清明表示天气开始转暖草木新绿,景象清新;谷雨是降雨开始增多,有利于谷物的生长;小满表示草木开始繁茂,夏熟谷物子粒开始饱满;芒种是一年中农事繁忙的时节,需要及时进行夏收、夏管、夏种;小暑、大暑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处暑表示炎热季节的结束;白露表示气温下降快,湿度尚大,多露水;寒露表示地面辐射冷却快,凝结的露水温度低;霜降表示进入降水季节;小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中国黄河流域的气候特点,表示温度的节气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表示降水的节气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大部分在春播和秋播季节,强调水分对农业的重要作用。雨水节气表示降雨开始和雨量开始增多两个含义,在这些节气中白露、寒露和霜降虽是降水现象,但温度的意义更重要,也可以作为温度表示降温程度的节气,表示日照长短的有二分、二至,反映了日照时数的季节变化。二十四节气中的这些节气明显地表示气候的季节变化和转折。其他节气中,惊蛰间接表示地温的升高,清明、小满通过物象表示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0年安徽中考 语文积累和综合运用 考点归纳.doc
- 2010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和答案.doc
- 2010年国际商务师理论和实务重点复习题汇总.pdf
- 2010年河北省中考课内古诗词阅读试题和答案.doc
- 2010年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考试房地产估价理论和方法真题及答案.doc
- 2010年注册税务师新旧教材变化-税一、税二、财务和会计.doc
- 2010年注册税务师新旧教材变化-财务和会计、税收相关法律.doc
- 2010年温十五中高二生活和哲学期中复习卷 一.doc
- 2010年经济师中级人力资源专业知识和实务试题及答案.pdf
- 2010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知识和实务试题及答案.doc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