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药卫生]一个西医对“中国失眠防治指南”中医部分的学习心得-回龙观医院陈彦方
中国失眠防治指南 ?主编单位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睡眠研究会? 主 编 杨甫德 陈彦方编 者 (以姓名汉语拼音为序) 陈彦方 丁荣晶 冯 锋 胡大一 胡 建 胡珍玉 黄悦勤 陆 峥 贾福军 季建林 李献云 刘 娜 刘艳骄 马琳琳 齐向华 施慎逊 孙学礼 滕 晶 王 健 汪卫东 沈 扬 徐 健 许 良 魏 镜 王婷婷 吴 铮 杨甫德 余振球 于 欣 邹义壮 郑 毅 张 洁 张丽霞 张明园 张 熙 赵靖平赵丽俊 郑英君? 失眠症是人群中最常见精神障碍之一,近年来随着对焦虑、抑郁、失眠的重视,发现失眠症的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有关调查显示,失眠症是慢性病程,复发率高,社会功能明显缺损,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的一种疾病。由于失眠症及其相关失眠问题患者常因各种躯体症状,反复就诊临床各科室,已造成巨大的医疗资源负担。综合医院或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包括中医院)是失眠症患者首选的就诊机构,近年来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相继根据循证医学资料规范失眠症诊断和治疗。 在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和中国睡眠研究会领导下,中国失眠防治指南编写组承担了《中国失眠症指南》撰写工作。主要的参考资料为上述各国专家编写的失眠诊治资料。 在编写的指导思想和格式方面遵循已出版的《临床诊疗指南》和《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即:《中国老年期痴呆防治指南》、《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中国焦虑障碍防治指南》、《中国创伤后应激障碍防治指南》、《中国注意缺陷障碍防治指南》,以及《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于传统医学的失眠症临床指南》并参考有关循证医学资料制订本指南 : 编写本《指南》的指导思想 1)根据ICD-10、DSM-Ⅳ、ICSD-2和CCMD-3分类系统,失眠症的亚型不尽一致。本《指南》的失眠症首先分为原发性失眠症和继发性失眠症的二大类亚型。临床实践中大量存在继发于各种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的失眠综合征或共病现象。因此需要在各种疾病过程的不同阶段,采用“标本兼治,以人为本”的医院、社区、家庭、个人,“四位一体”的医疗卫生保健网络。中医是这一网络中必不可少的一员。 3)失眠症和脑卒中、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肿瘤等国家重点防治的躯体疾病相关失眠,以及常见的精神障碍相关失眠,都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们的防治必须采取生物-心理-社会方面的综合措施。合适的药物治疗对上述疾病肯定有效,而心理治疗在失眠问题和失眠症治疗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位置,因此本指南强调根据失眠者具体情况采用躯体治疗结合心理治疗的综合治疗。中医和西医一概如此。 4)对于失眠除了需要在疾病过程的不同阶段,采用以人为本的不同措施,而且也需要在疾病发生、发展前的亚临床状态、亚健康状态(失眠问题)用“治未病”和“将防治关口前移”的一级和二级预防防患于未然,因此必须认真贯彻“未病防病、有病治病、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全体人民(包括健康人群、亚临床状态人群和患者),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防治失眠。从控制危险因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入手。努力提高失眠的知晓率、治疗率。 失眠谱系 5)具体应转变以下防治观念和措施:(1)从以专科医生为主,转向所有临床医生、护士、预防保健、检验、公共卫生等人员共同参与。(2)从以大医院为中心,转向以医院、社区、家庭、个人“四位一体”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3)从卫生部门转向社会共同参与,充分发挥政府有关部门、专业团体、企业、新闻媒介及社会各界的作用,建立广泛的失眠防治联盟和统一战线。 6)注意防治特殊人群(女性、老年期、儿童和青少年人群)的失眠。7)本《指南》也包括:(1)中医治诊疗内容;(2)临床路径和护理路径;(3)以适当篇幅编写“科学睡眠、健康人生”的一级预防内容。 3 失眠的治疗 3.1 治疗目标 失眠症是慢性病程,复发率高,躯体、心理、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疾病。提高临床治疗率,使病情完全缓解(Remission),恢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即达到临床痊愈标准是治疗目标。? 3.2 治疗原则1)明确诊断和选择适当治疗。2)履行告知义务:治疗前向失眠者及其家人告知所用治疗的性质。3)考虑共病状况:共病情况均需要联合治疗,尤其是联合用药的问题,因此必须因人而异地规划个性化治疗程序。4)中医治疗失眠的原则:总的治则为补虚泻实,调整阴阳。补虚则用益气养血,滋补肝肾,补脑安神之法;泻实则用清肝泻火,和中消导,活血化瘀。失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