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宋尚明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诊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药卫生]宋尚明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诊治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诊治进展 山东省立医院 宋尚明 缓慢性心律失常病因 生理性因素 迷走神经高张力 药物影响 继发性:神经系统、内分泌疾患 炎症 缺血 退行性病变 其他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主要途径 ——心电资料的获取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电话传输心电图监测(TTM) 可植入式循环心电图记录仪(ILR) 食道心电图 心内电生理检查 运动试验 药物试验 心电远程监护 植入式心电记录器 动态心电图发展 1961年应用于临床 导联系统:单导 3导 12导 18导 记录时程:数小时 24h 48h 72h 更长时间 记录方式:磁带 固态 大容量数字记录 软件分析功能:单纯心率、节律分析 ST段分析 HRV、晚电位分析等 窦性停搏:睡眠中可见,多为1.5-2.0s, 2.0s常是异常。运动员2s的占37.1% 传导阻滞: 主要是AVB,2-8%,多为一度、二度Ⅰ型;短暂,多在睡眠中。儿童多,老人少。运动员更多,可有房室分离,逸搏等 窦性心动过缓的诊断标准: (1)一过性窦缓:某一时间内HR60bpm (2)持续性窦缓:24h总心搏数86400次 病窦综合征诊断标准尚不统一 具有下列变化时应疑及SSS: 总心搏数8万;MeanHR40-60bpm; MaxHR90-100bpm,持续1min以上;MinHR40bpm,持续1min以上; 停搏2.0s; II度SAB; SVT终止时停搏3.0s;慢快综合征等 运动试验 变时性能不全 次极量生理反应:极量运动时不能达到最大预测心率的80% 最大预测心率:220-年龄 缓慢性心律失常表现 无症状 乏力 头晕、黑朦、晕厥 阿-斯综合征发作 心悸、心绞痛、心衰 多数非特异 缓慢性心律失常处理原则 首先明确患者临床表现 与心律失常之间 的确相关! 缓慢性心律失常处理要点 处理前要明确: 急性与慢性 功能性与器质性 可逆性与否 何种心律失常 是否需要治疗 如何进行治疗 治疗对象 存在相关症状 出现低血压 主要干预措施 消除病因 应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 临时起搏 永久起搏 窦房结功能障碍(SND) 窦房阻滞 窦房阻滞 轻者无需处理 有症状者去除病因 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 症状显著,晕厥发作行起搏治疗 症状性心动过缓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起搏治疗 永久起搏适应证: 经证实的症状性心动过缓伴SND(ⅠC) 症状性变时功能不全(ⅠC) 必须应用的药物治疗导致的症状性窦缓(ⅠC) 起搏目标 缓解症状 减少房颤发生 减少心衰发生 防止脑卒中 SND患者AAI起搏条件 PR间期正常 无束支或分支阻滞 文氏点120次/分 SND患者双腔起搏更符合生理要求? AV同步 房颤减少 心衰降低 生活质量提高 DDD或DDDR起搏问题:心室不同步 心房灌注压升高 心室充盈降低 心室舒张末压增高 心室不对称肥厚 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治疗 取决于原因、病情、可逆程度 无症状的一度、二度Ⅰ型AVB随访 症状性AVB进行干预 阿托品对希氏束以下部位阻滞无 效,必要时试用异丙肾上腺素 房室传导阻滞起搏治疗适应症 第 I 类适应症 IIIo 房室传导阻滞,并伴有: 有症状的心动过缓(包括那些由心律不齐和其他临床情况引起的) 有证明的心搏停止 3 秒 清醒时逸搏频率 40 bpm ,无症状的病人 房室交界处射频消融阻断后 手术后房室传导阻滞不能恢复 IIo 房室传导阻滞,不论阻滞的类型和位置,伴有症状性心动过缓 房室传导阻滞起搏治疗适应症 第 II 类适应症 第 II a 类: 无症状的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室频率 40 bpm 无症状的 IIo II 型房室传导阻滞 无症状的 IIo I 型房室传导阻滞,电生理研究时发现其阻滞部位在希氏 - 浦肯野系统 Io 房室传导阻滞,有起搏器综合征的症状,用临时的房室起搏时症状减轻 第 II b 类: Io 房室传导阻滞 PR 300 毫秒,病人有左室功能障碍,房室间期较短时可使血液动力学改善 PR间期过长产生 “假性起搏器综合征” 室内阻滞治疗 单独左束支阻滞、右束支阻滞、左前分支阻滞、左后分支阻滞主要治疗原发病 双束支阻滞伴间歇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或二度II 型房室传导阻滞或呈现交替性束支阻滞者需要起搏治疗 右束支阻滞并左前分支阻滞者进展机会较少,但伴左后分支阻滞者容易发展为三度AVB 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起搏治疗 模式:双腔起搏 正常起搏与传统起搏 LAO 35° 中药治疗心律失常的新发现 步长参仙升脉口服液 小结 缓慢性心律失常诊断主要借助于心电资料 明确病变程度及其可逆与否最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