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阴山地域文化对中华文化贡献.docVIP

浅论阴山地域文化对中华文化贡献.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阴山地域文化对中华文化贡献   [摘 要]中华文化涵盖了历史上中原地域文化与边疆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华文化的发展中,各地域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均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当今高速发展的时代,地域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应使我们更加重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并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支持。阴山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于中华文化的形成做出了贡献,给予阴山文化更多的关注,支持阴山地域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中华文化;阴山地域文化;贡献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立身之本,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是保持其民族内部认同的必要条件,是一个民族保持其凝聚力的重要保证。历史上不同时期各种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对人类文明的进步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绚丽多彩,它就像一面旗帜飘扬在世界的东方,对于世界文明的进程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世界文化的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就中华文化整体来讲,中华文化又是以中原地域汉文化为主体,并由许多不同时期不同特色的地域文化所构成的多元一体的复合型文化。在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发展史的进程中,在不同的时期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都相继影响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方向乃至存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理解的中华文化是一种以汉文化为主体,其他地域文化为重要补充的,多元一体的文化。在文化蓬勃发展的今天,重视文化的发展已经形成共识,越是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就越具有生命力。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作为中华文化组成部分的地域文化的发展,因为只有各个部分的发展才能推动中华文化整体的发展,才能使中华文化更具有生命力和吸引力。   阴山文化做为北方边疆地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文化的代表,在其发展形成的过程中具有其独特的魅力。从地理环境来看,阴山山脉横亘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东西连绵1200多公里,南北宽50-100公里,是黄河流域的北部界限。阴山山脉西起杭锦后旗的狼山,中段为乌拉山、大青山、灰腾梁山,东段为坝上高原的大马群山。以阴山山脉为准线,其南麓为土默川平原,河套平原,鄂尔多斯高原;其北麓为乌兰察布草原、乌拉特草原和后套平原;东部是乌兰察布草原丘陵地带;西部狼山两侧是乌兰布和宝音温都尔沙漠。阴山地域同时也处于400毫米等水线区域上,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此处均有发展,两者间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在优越的自然条件与独特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下汇于阴山地域,使阴山地域的文化开出了独特的,绚丽多彩的中华北方地域文化之花。   一、阴山地域的地理位置是中国古代不同性质文化交流“汇集地”   阴山地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环境使其成为中国古代不同类型文化彼此交融与汇集之地。因此对于各种文化均兼容并包,无论是典型的草原游牧文化还是代表中原地区主体文化的农耕文化,均在阴山地域的不同时期发展壮大,并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阴山地域独特的文化现象。不同性质与类型的文化在阴山地域彼此交融发展,又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经济、军事、政治以及文化的的多方位立体式交流促成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壮大,同时也为阴山地域独特的地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阴山地域在古代战乱可隐遁,和平时期可驻牧。因此成为北方重要的战略要地,历来为人所重视。秦统一中原不久就在阴山地域施展其影响,派公子扶苏与大将蒙恬率数十万将士、夫役建筑秦长城,以巩固其在北方的统治与影响。秦始皇时期修筑了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秦直道。秦直道的修建虽然是以军事战略为主要目的,但在客观上也为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相互交流提供了便利。秦朝时将九原郡的郡治所设在九原县,意在持续发挥其在阴山地域的影响力,同时也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入阴山地区,促进了阴山地域的开发。大量的将士戍守阴山地域,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阴山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也影响着中原文化的发展。阴山地域在汉代时具有十分优越的自然环境,“阴山东西千余里,草木茂盛,多禽兽。本冒顿单于依阻其中,治作弓矢,来出为寇,是其苑囿。”[1](3803)西汉时期对于阴山地域的开拓,设置郡县,同样也将五原郡的郡治所设在古九原县,就是因为这里是中原王朝的门户。西汉所实行的移民实边的政策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原汉民族与阴山地域少数民族的交流。西汉卫青北击匈奴,三次都是走阴山古道。所以“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1](3803)。之后的南匈奴呼韩邪单于经固阳、昆都仑沟南下款塞旨阙拜见汉帝,迎娶王昭君北归后留居塞下长期在固阳塞、九原郡居住。陆路丝绸之路经过阴山地域通往西域,西域各民族的优秀的物质与精神文化与中原地区优秀的物质、精神文化形成文化的对流,源源不断的流入各自区域对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使阴山地域的文化兼有各种文化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