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场及电磁波实验指导书2010.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磁场及电磁波实验指导书2010

实验一、电磁波参量的测量 实验目的: (1)在学习均匀平面电磁波特性的基础上,观察电磁波传播特性如E、 H和 S 互相垂直。 (2)熟悉并利用相干波原理,测定自由空间内电磁波波长,并确定电磁波的相位常数 和波速。 (3)了解电磁波的其他参量,如波阻抗等。 2.实验仪器: DH1211型3cm固态源1台 DH926A型电磁 波综合测试仪1套 XF-01选频放大器1台 PX-16型频率计 3.实验原理 两束等幅、同频率的均匀平面电磁波,在自由空间内从相同(或相反)方向传播时,由于初始相位不同,它们相互干涉的结果,在传播路径上形成驻波分布。通过测定驻波场节点的分布,求得波长的值,由、得到电磁波的主要参数:、 设入射波为: 当入射波以入射角向介质板斜投射时,在分界面上产生反射波和折射波。设入射波为垂直极化波,用表示介质板的反射系数,用和表示由空气进入介质板和由介质板进入空气的折射系数。可动板和固定板都是金属板,其电场反射系数为-1,则处的相干波分别为: 其中, 因为是固定值,则随可动板位移而变化。当移动值时,使具有最大输出指示时,则有和为同相叠加;当移动值,使具有零值输出指示时,必有 和反相。故可采用改变的位置,使输出最大或零指示重复出现。 在处的相干波合成 或写成 式中 为测准入值,一般采用 零指示办法 ,即 或 n=0.1.2….. n表示相干波合成驻波场的波节点()处。除n=0以外的n值,表示相干波合成驻波的半波长数。将n=0时的驻波节点作为参考位置: 故 4、实验内容 了解并熟悉电磁波综合测试仪的工作特点,使用方法,特别要熟悉与掌握利用相干波原理测试电磁波波长的方法 了解3cm固态源的使用方法和正确操作。 3.)电磁波E、H和S三者符合右手螺旋规则,向传播的波应有:E=,H=- S=EH== 4)测入值 移动可动板,测值,根据测得值,计算、、的值。 (单位:mm) 3.551 8.690 19.466 25.535 35.049 40.650 50.232 56.757 6.121 22.501 37.850 53.493 数字频率计指示 9370MHz 0.032mm 微安表零指示 4 可移动板总位移 48.372mm 自由空间波长 =32.248mm 波的相位常数 =0.195 自由空间波速 =3.022*108m/s 实验二、均匀无耗煤质参量的研究 实验目的 应用相干波节点位移法来研究均匀无耗媒质参量的测试 了解均匀无损耗媒质中电磁波参量与自由空间内电磁波参量的差别 熟悉均匀无损耗媒质界面对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特性 实验原理与说明 设接收喇叭的平面波 因子表达式有 由于处存在厚为w的媒质板,使和之间的相位差为 这里为板不存在时,相应距离2w所引起的相位滞后,因此得到时,内总的相位。滞后值为得 ③ 由③式得 实验内容 测试计算值 (无时) 15.213mm (有时) 63.548mm 32.242mm 0.195 (有时) 14.475mm 0.738mm 6.13 12.99 0.484 1.53*108 -0.425 实验三、电磁波反射与折射的研究首开记录 实验目的 研究电磁波在良好导体表面的反射 研究电磁波在良好介质表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研究电磁波全反射和全折射的条件 实验原理与说明 电磁波斜投射到不同媒质分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如图所示,在媒介分界面上,有一平行极化波,以入射角斜投射时,入射波、反射波和折射波的电磁场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入射波场:……………………① …………………………………….② 反射波场:………………….. ③ ………………………………………④ 折射波场:…………………….⑤ ……………………………………..⑥ 以上各式中,分别表示在两种媒质中的波阻抗。由边界条件可知,在分界面上x=0处,有,,同时,三种波在分界面处必须以同一速度向方向传播,即它们的波因子必须相等,则有: ………………………………………………………………⑦ ……………………………………………………………..⑧ 由⑦得…………………………………………………………………….⑨ 上式表明,媒质分界面上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反射定律。 由⑧得…………………⑩ 上式即折射定律或斯耐尔定律 在x=0处,把式⑨和式⑩代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