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PPT意外伤害的急救
动物蜇咬伤 动物蜇咬伤—蛇咬伤 蛇咬伤一般是指毒蛇咬伤。我国蛇类有 150 多种 , 其中毒蛇 40 多种 , 其中剧毒蛇类有 10 种 , 主要有眼镜蛇、眼镜王蛇、尖吻蛇、腹蛇、金环蛇、银环蛇、竹叶青、龟壳花蛇、蜂蛇和海蛇。 有毒蛇类大部分分布在长江流域至南方沿海和西南各省 , 北方地区以蟆蛇为主。毒蛇的毒腺中含有蛇毒 , 咬人后毒液通过一对管状毒牙注入人体内而致急性中毒。 动物蜇咬伤—蛇咬伤临床表现 毒蛇咬伤时,被咬部可见一对毒牙痕。而无毒蛇无毒牙,被咬后呈锯齿状。 被咬处迅速红肿、疼痛,可有大小不等的水泡或血泡,可见两个牙痕。 全身症状明显,出现头晕眼花、胸闷气促、全身软弱、视力模糊、言语不清、吞咽因难,以及全身出血症状,严重时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休克而死亡。 动物蜇咬伤—蛇咬伤处理 急救的目的是阻止蛇毒吸收及促使毒汁排出。 就地休息 , 切勿奔跑 , 以免加快毒素吸收。 就地取材 , 用细带、绳索等在咬伤部位的上段 (近端 5cm 处环行缚扎 , 每半小时放松1~2 分钟 , 然后再扎紧 , 防止毒素吸收。 用清水反复冲洗伤口 , 并将伤肢置于低位。 动物蜇咬伤—蛇咬伤处理 用尖刀将伤口扩大 , 以利毒汁排泄 , 同时用于自上而下挤压 , 使毒汁排出 , 也可用口吸吮后吐出。吸吮时 , 必须口腔黏膜无破损、无溃疡、无龋齿 , 否则不能用口吸 , 以防毒素经口腔吸收中毒 , 也可用吸奶器吸出毒汁。 口服或局部敷用解蛇毒药如季德胜蛇药 , 同时静脉输液 , 促进毒液排泄。 动物蜇咬伤—犬咬伤 动物咬伤中,犬咬伤是外科急诊中常见的外伤,可分为一般犬咬伤和狂犬咬伤两类。一般犬咬伤,咬伤部位多为下肢及手指;狂犬咬伤是由带狂犬病毒的犬咬伤, 其病毒存在于神经组织或唾液中,可经伤口传染。 动物蜇咬伤—犬咬伤临床表现 人狂犬病:人被狂犬咬伤后可引发人狂犬病。本病潜伏期 2 周至 6 个月,平均 1-2月,病程约 3-5 天。临床上分三期 : 前驱期约数小时-2天,出现低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 随后出现兴奋表现,对声、光、痛和风敏感 , 被咬部位有痒感。 激动期持续1-3 天 , 骚动不安 , 极度恐慌 , 流涎 , 全身痉挛,看到水和听到流水声就发生喉头痉挛 , 故又称恐水病。 麻痹期持续约 6-18 小时,患者开始进入安静状态 , 抽搐停止,随后出现全身麻痹、血压下降、肌肉松弛、反射消失、瞳孔扩大,发生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动物蜇咬伤—犬咬伤处理 伤口处理:浅小伤口用20% 软肥皂水和温水反复冲洗,然后用浓硝酸或纯苯酚烧灼 ,再用 95% 乙醇中和多余的硝酸或苯酚擦洗;深大伤口需早期清创,用同样方法冲洗伤口。 预防接种:被动物咬伤后,无论是否狂犬病动物,均应尽早注射狂犬病疫苗。 肌注破伤风抗毒血清及抗感染治疗。 动物蜇咬伤—蜂蜇伤 常见蜂类有蜜蜂、黄蜂、大黄蜂、土蜂、狮蜂等 , 蜂尾的毒刺 ( 与毒腺相连〉刺人皮肤 , 放出毒汁可引起急性中毒。 动物蜇咬伤—蜂蜇伤 被蜂类蜇伤后 , 蜇伤局部迅速出现红肿、灼热、疼痛或刺痒痛 , 伴有水泡 , 少数患者伴有头痛、恶心、呕吐、发热、腹泻、烦躁不安等。 群蜂或大黄蜂刺蜇后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 若未及时救治 , 可发生死亡。 动物蜇咬伤—蜂蜇伤 立即用血管钳或小银子拔除毒刺 , 并挤压出毒汁 , 或用口吸吮后吐出毒汁 , 也可用吸奶器及拔火罐方法吸出毒汁。蜜蜂的毒汁为酸性 , 可用肥皂水冲洗或 4% 碳酸氢钠溶液湿敷 ; 黄 蜂的毒汁为碱性 , 可用醋酸或食用醋湿敷。 出现过敏性休克 , 立即应用肾上腺素皮下注射 , 并进行补液、应用升压药等积极抗休克治疗。 动物蜇咬伤—蜂蜇伤 应用1%-2%普鲁卡因4-8ml于蜇伤部位周围局部封闭。 进行抗过敏治疗,以1/1000肾上腺素1ml皮下注射,并口服氯苯那敏(扑尔敏)、阿司咪唑(息斯敏),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维生素C 。 * 2016/4/13 意外伤害的急救 溺 水 溺水 溺水是指人体被淹没于水中,呼吸道与肺泡被水充塞或发生声门关闭,引起窒息而导致的以缺氧为主要表现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又称为淹溺。由于发生溺水的水质不同,将溺水分为淡水淹溺与海水淹溺两大类。 溺水---病因 淡水淹溺发生于江、河、湖、水坑等淡水环境的淹溺 , 水呈低渗状态,进入呼吸道与肺泡后,影响肺的通气与换气功能,致全身严重缺氧,并可进入血液循环稀释血液,发生电解质紊乱及血管内溶血 ,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与心跳骤停。 海水淹溺海水中含有 3.5% 氯化纳及钙盐、镁盐,对呼吸道有明显的化学性刺激作用,可诱发肺水肿、电解质紊乱,从而导致血压下降与心跳骤停。 污水淹溺发生于粪坑、沼气发生池等严重污物环境的淹溺,多继发性肺部感染及肺水肿等。 淹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