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细胞质膜PPT
第四章 细胞膜与物质的跨膜运输;
;1)隔离作用: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细胞膜:细胞内、外两个区域
内膜系统:细胞内分隔成不同的区域
2)物质运输功能
运输离子、营养成分 ;3)信息传递:提供细胞识别位点,并完成细胞内外信息的跨膜传递;4)细胞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3、细胞内膜(internal membrane)
围绕各种细胞器的膜,包括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等膜结构,与质膜在化学组成、分子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有许多共性。
4、生物膜(biomembrane)
质膜和内膜系统的总称,因为质膜和内膜在起源、分子结构和化学组成等方面具有相似性,具“两暗一明”的单位膜结构;第一节 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与分子结构;一、细胞膜的化学组成
(一)膜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占50%左右,分磷脂、胆固醇、糖脂三类
1、磷脂构成膜脂的基本成分,占膜脂50%以上,分两类:甘油磷脂和???磷脂
1)甘油磷脂:以甘油为骨架的磷脂类,在骨架上结合两个脂肪酸链一个磷酸基团,胆碱、乙醇胺、丝氨酸等分子籍磷酸基团连接到脂分子上。;PE(脑磷脂) PS PC(卵磷脂) SM;2)鞘磷脂
鞘磷脂(sphingomyelin,SM)在脑和神经细胞膜中特别丰富。以鞘胺醇(sphingoine)为骨架,与一条脂肪酸链组成疏水尾部,亲水头部也含胆碱与磷酸结合。原核细胞、植物中没有鞘磷脂。;2、胆固醇能够稳定膜和调节膜的流动性
结构:四个甾环,一个烃链,甾环的羟基形成极性的头,甾环形成刚性的平面,烃链形成非极性的尾。
主要存在真核细胞膜上,含量一般不超过膜脂的1/3,植物细胞膜中含量较少
其功能是提高双脂层的力学稳定性,调节双脂层流动性,降低水溶性物质的通透性。;胆固醇的结构;由脂类和寡糖构成,〈5%,神经细胞膜上含量多,5-10%:含糖而不含磷酸,结构与SM相似,两性分子,极性头:葡萄糖或半乳糖,非极性的尾巴:鞘氨醇和脂肪酸;Raven.and.Johnsons.Biology,.6th;Raven.and.Johnsons.Biology,.6th;磷脂分子团和脂质体结构;脂类双分子层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脂双分子层能够自动形成
构成两个分隔的水溶液环境屏障,脂双分子层内为疏水的脂肪酸链,不允许水溶性分子、离子和大多数生物分子自由通过,保障了细胞内环境的稳定
脂双层是黏滞的二维流体,使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是膜功能的主要体现者。据估计核基因组编码的蛋白质中30%左右的为膜蛋白。
包括转运蛋白、酶、连接蛋白和受体蛋白等
蛋白质分子或嵌插在脂双层网架中,或粘附在脂双层表面,根据在膜上的存在部位,膜蛋白可分为三类: ;;1、整合膜蛋白(integral membrane protein);跨膜结构域的疏水性氨基酸残基形成α-螺旋,其外部疏水侧链通过范德华力与脂双层脂肪酸链相互作用,把蛋白质封闭在脂壁中。;某些α-螺旋外侧是非极性链,内侧是极性链,形成了特异性极性分子的跨膜通道。如人红细胞膜上的带Ⅲ蛋白,介导Cl-/HCO3-的跨膜运输。;10-12氨基酸形成beta-折叠,也形成跨膜通道,一般为非特异性的,允许〈104的小分子自由通过。;2、外在膜蛋白:也叫外周蛋白(peripheral protein)蛋白质附着于膜的表层,靠离子键或其它较弱的键与膜表面的蛋白质分子或脂分子的亲水部分结合,因此只要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甚至提高温度就可以从膜上分离下来。;有时很难区分整合蛋白和外周蛋白,主要是因为一个蛋白质可以由多个亚基构成,有的亚基为跨膜蛋白,有的则结合在膜的外部。;3、脂锚定蛋白(lipid-anchored protein)
周边蛋白有的通过寡糖链与脂双层表面共价结合;有的则直接通过端部氨基酸残基与脂分子间共价结合:;细胞膜内侧的G蛋白是脂锚定蛋白;(三)膜糖类覆盖细胞膜表面 ;二、细胞膜的特性
(一)膜的不对称性决定膜功能的方向性
膜组分分布不对称性与膜功能的不对称性,使生命活动高度有序。
1、膜脂的不对称性
1)膜脂内外层化学组成不对称
2)不同膜性细胞器中脂类成分组成不同;膜脂的不对称性:同一种脂分子在膜的脂双层中呈不均匀分布,如:PC和SM主要分布在外小叶,PE和PS分布在内小叶。;镰刀形红细胞与荧光标记的annexinV共孵育的荧光显微镜照片;2,膜蛋白的不对称性
包括:整合蛋白插入的深度不同;
穿过蛋白质两侧的基团不同;
两侧表面边周蛋白的性质种类不同。
每种膜蛋白分子在细胞膜上都具有特定的方向性和分布的区域性。如各种激素受体分布在细胞膜外表面,细胞色素C位于线粒体内膜侧。;3、糖类的不对称性:
寡糖侧链只分布于质膜外表面,内膜系统中,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