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PPT课件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81p)
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省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专家组 郑大一附院 医院感染管理科 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概 述 第一节 甲型H1N1流感 第二节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第三节 医务人员防护 第四节 消毒原则及方法 第五节 医院感染监测与管理 概 述 人类在进步, 社会在发展, 环境在变化, 生物在进化, 基因在突变。 概 述 高度重视, 冷静对待, 科学防控, 沉着应对。 关注甲型H1N1流感疫情 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 WHO 将其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 6月11日,WHO宣布 “全球流感大流行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9年 第 8号 经国务院批准,现公告如下: 一、将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二、将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 特此公告。 二〇〇九年四月三十日 美国甲流迅速蔓延 白宫推紧急状态抗击 美国总统奥巴马今年10月23日晚签署公告,宣布美国进入甲型H1N1流感“全国紧急状态”。这将授权卫生部门在必要时简化手续,便于给患者最及时的治疗并有能力在第一时间应对疫情暴发。美国甲流疫情在秋季卷土重来,且呈愈演愈烈之势,白宫此举等于为疫情应对开辟了“绿色通道”。 美国50州中,已经有46个州出现了甲型H1N1流感疫情,死亡病例1000多例。 全球甲型H1N1流感疫情特点 传播快,但病情不严重; 大多数国家从大量的输入型病例逐步转为本土病例; 从散发扩展为群体发病; 从轻症多发即而出现重症病例。 全球死亡病例突破5000例。 国内甲型H1N1流感疫情特点 疫情从沿海向全国,从城市向农村扩散; 由散发病例向聚集疫情发展; 已为本土传播并广泛播散,部分地区为流感优势株 社区规模的暴发,尤其是学校等聚集性人群,呈上升趋势; 自限性疾病、病情温和,绝大多数甲型H1N1流感患者为轻症病例;部分地区出现了重症与危重病例;个别地区已经出现死亡病例; 重症和死亡比例未超出季节性流感所致结果。 国内甲型H1N1流感现状 截止10 月28 日: 我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累计报告>4.2 万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其中境内病例月4万例,占94.9 %; 已治愈>3.1 万例; 重症病例累计66 例,已治愈17 例,死亡 5 例。 累计报告聚集性疫情1502 起,占96.4 %。 甲型H1N1流感 + 季节性流感。医疗机构面临很大的压力 注重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控制难度增大或失控:医院感染增加,其他住院患者中H1N1感染人数增多。 救治策略 强调团队、加强合作 重视防护、避免院感 经验救治、注重鉴别 对症处理、保证监护 关注高危、治疗基础 简化流程、诊疗有序 关注中医救治策略 第一节 甲型H1N1流感 一、病原学 二、流行病学 三、临床诊断、分类处理原则 四、重症与危重病例 五、甲型H1N1流感合并感染 六、作好应对感染聚集发生的准备 七、科学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例监测 一、病原学 甲型H1N1流感病毒: 正粘病毒科(0rthomyxoviridae),甲型流感病毒属(Influenza virus A)。 典型病毒颗粒:呈球状,直径为80~120nm,有囊膜。膜上有许多放射状排列的突起糖蛋白,分别是红细胞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和基质蛋白M2。 病毒颗粒内为核衣壳,呈螺 旋状对称,直径为10nm。为单 股负链RNA病毒,基因组约为 13.6kb,由大小不等的8个独 立片段组成。 一、病原学 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 对热敏感,56℃条件下30min可灭活; 对紫外线敏感,但用紫外线灭活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病毒的多重复活。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甲型H1N1流感患者为主要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 目前尚无动物传染人类的证据。 二、流行病学 (二)传播途径: 飞 沫 经呼吸道传播 直接/间接 口腔、鼻腔、眼睛 病 等黏膜接触传播 毒 接触患者 呼吸道分泌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