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染病疾病相关知识PPT
* * 常见传染病预防相关知识 2017.1.12刘国群 传染病分类 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传染病分类 甲类(2种):鼠疫、霍乱 2、乙类(26种):传染病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传染病分类 3、丙类(11种):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甲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甲肝肝炎主要通过粪便排出体外,经粪一口途径传播,其途径有以下几种: 一、日常生活接触传播这是甲型肝炎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也叫间接传播。主要通过被甲肝病毒污染了的手、食具、用具和玩具等再污染食物后经口传入而感染。这种方式多发生于学校、幼儿园、部队、工厂等集体单位和家庭,故可引起流行,也可出现散发病例。 二、水源传播是引起甲型肝炎暴发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多发生于暴雨和雨季之后。病人的粪便、唾液、呕吐物等排泄物因雨水的冲刷可污染周围环境,尤其是水源在卫生条件比较差的农村,由于无自来水设施,人们多饮用井水、河水或池塘水,当身体抵抗力减弱又饮用被污染的水后,极易引起感染,并出现暴发流行。 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乙肝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乙肝主要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感染途径有:血液传播、医源性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因为不是通过消化道传播,所以和乙肝患者共同进餐没有明显关系,不过当口腔有溃疡或粘膜破损时会增加被感染的几率。 ?乙肝疫苗的应用是预防乙肝的根本措施。新生儿、医护人员、献血员、抵抗力较差者为易感人群。下列人群如果没有感染乙肝要及时注射乙肝疫苗:①HBsAg阳性,特别是HBeAg同时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②乙肝高发区3岁以下幼儿;③医务人员、接触血液的人员;④多次接受输血或血制品的患者;⑤HBsAg阳性者家庭成员,尤其是配偶。 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乙肝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1、输血和血液制品的患者和供血员、静脉毒瘾者均可通过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和血制品感染丙型肝炎;采血和血球回输的交叉污染;共用不洁注射器而造成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2、丙型肝炎患者生活中密切接触,如家庭成员夫妻、子女、父母之间存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可能,特别是在非输血传播的患者中可能占重要地位。 3、母婴传播,大量研究表面hcv的母婴传播是存在的,并可分为宫内感染及分娩时传播及产后通过哺乳等传给婴儿。 4、通过性传播,如丙型肝炎患者的同性恋及异性恋人、妓女等性混乱者均存在传播、感染丙型肝炎的可能。 5、接受脏器移植者,均可通过血清抗-hcv阳性的器官移植供体、骨髓或术中大量输血而造成感染。 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1、提倡使用一次性注射用具,对医疗器械以及用具要进行消毒,带血及体液污染物应该严格消毒处理。 2、加强托幼保育单位及其他服务行业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餐具、食具消毒。理发、美容、洗浴等用具应按规定进行消毒处理。 3、加强对血制品的管理,继续强制推行对献血员和器官捐献者做丙肝病毒抗体(抗-HCV)筛查,必须是阴性者才能献血或捐献器官。 4、只有提高免疫力,才能减少感染丙肝。所以丙肝饮食注意合理饮食、均衡营养:在饮食不宜过于单一,应注意饮食的多样化、粗细荤素营养合理搭配,饮食上注意保证足够的蛋白及维生素的摄入,可补充机体对能量及维生素的需求,建议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及优质蛋白的食物,对丙肝患者的肝细胞的修复与免疫力。 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知道了如何传播,就可以找到。 艾滋病的预防措施: 1、避免高危性行为。 2、远离毒品,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3、不要擅自输血及慎用血制品。 4、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 5、已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应避免怀孕、哺乳。 6、要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阴道分泌物和伤口分泌物接触,切断其传播途径。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合理选择饮食教学课件共31张PPT (共31张PPT)PPT.ppt
- 人教版英语选修6第三单元Language pointsPPT.ppt
- 人教课标高二选修7 Unit 4.pptPPT.ppt
- 人教课标高一必修4 Unit 2PPT.ppt
- 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交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院士经典报告PPT.ppt
- 人教版:《第十九章 生活用电》ppt复习课件PPT.ppt
- 人文社科基金申请漫谈定稿12-22PPT.ppt
- 人机工程学4显示操纵PPT.ppt
- 人机界面及组态PPT.ppt
- 人机料法环知识培训PPT.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