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PPT】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损伤细菌细胞膜,破坏细胞膜的屏障作用 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细菌丧失生长繁殖的物质基础 影响细菌核酸代谢 其他 常用抗生素的作用靶位 作用部位 抗生素类别 细菌细胞壁合成 β-内酰胺类、万古、磷霉素、 环丝氨酸 细菌细胞膜通透性 两性B 、多粘B、制霉菌素、吡咯 类(咪 酮 氟 伊)、杆菌肽、 细菌蛋白质合成 四、氯、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 氨基苷类、夫西地酸、莫匹罗星、 链阳菌素类、恶唑酮类 细菌核酸合成 利福霉素类、灰黄霉素、喹诺酮类 甲硝唑、呋喃类、新生、香豆霉素 细菌叶酸合成 磺胺药、甲氧苄啶 抗菌药物作用机制——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磷霉素---抑制细胞壁粘肽合成第一步 环丝氨酸—抑制细胞壁粘肽合成第一步 第一步—细胞质内完成, 万古霉素—主要抑制细胞壁粘肽合成第二步 杆菌肽—主要抑制细胞壁粘肽合成第二步 第二步—在细胞膜内完成。 抗菌药物作用机制——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内酰胺类抗生素—抑制粘肽合成的第三步,阻止粘肽链的交叉连接,细胞不能形成坚韧的细胞壁。 抑制内肽酶--中隔细胞壁合成,丝状体,如氨苄西林 抑制糖苷酶--外周细胞壁合成,不能伸长 抑制内肽酶与糖苷酶,球形体,如阿莫西林 抗菌药物作用机制——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内酰胺类抗生素作用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 如大肠杆菌有7中PBPs , PBP1a,PBP1b(转肽酶), PBP2(形状),PBP3(分裂), PBP4、PBP5、PBP6(羧肽酶) 抗菌药物与细菌耐药性 细菌耐药性从医院内向医院外扩散 不仅引起医院内感染,而且引起社区感染,如耐青霉素肺炎球菌,MRSA等 原因??? 细菌耐药机制 细菌耐药性的客观存在 MRS MRSA MRSE MRCo NS VRE PRSP PISP VRS VRSA VRSE MDR-TB,MDR-GNB 耐氨苄西林流感嗜血杆菌 细菌耐药机制 青霉素广泛使用,耐青霉素金葡菌迅速增加 金葡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增加 消毒与隔离控制金葡菌医院感染取得良效 1960年,甲氧西林问世 MRSA的出现 VISA的出现 细菌耐药机制 一、产生抗菌药物灭活酶 二、抗菌药物作用靶位改变 三、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抗菌药物不易进入 四、细菌将抗菌药物泵出细菌细胞外 五、其他机制 一、产生抗菌药物灭活酶 1、 β-内酰胺酶 2、氨基糖苷钝化酶 3、氯霉素乙酰转移酶 4、红霉素酯化酶 β-内酰胺酶 革蓝阳性菌中葡萄球菌是产β-内酰胺酶的主要致病菌。水解青霉素类,胞外酶,可诱导,肠球菌少产酶。 革蓝阴性菌均可产生某些染色体介导的β-内酰胺酶。其中多数可水解头胞菌素。革蓝阴性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远较革蓝阳性菌多而广泛。 β-内酰胺酶的分类1980(Ambler RP) Class A (活性丝氨酸残基(P) Class B (金属酶) (主要C) Class C (丝氨酸残基在活性部位带aa 序列/染色体介导)(C) Class D (苯唑西林酶) (P) β-内酰胺酶的分类1973(R S) 根据染色体/质粒介导,pI,底物分5类 Class I 诱导或体质B-内酰酶 Class Ⅱ 染色体介导 主为青霉素酶 Class Ⅲ 质粒介导青霉素酶 头胞霉素酶 Class Ⅳ 染色体介导青霉素酶 头胞霉素酶 Class Ⅴ 水解苯唑青霉素及羧苄青霉素 β-内酰胺酶的分类Bush1995 Group 1 头孢酶 CA- Group 2a 青霉素酶 CA+ Group 2b 广谱酶CA+ Group 2be 超广谱酶CA+ Group 2br 青霉素酶CA- + Group 2c 羧苄青霉素酶CA+ Group 2d 氯唑青霉素酶CA+ - Group 2e 头孢酶CA+ Grou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