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农业外来入侵物种分布与防控对策研究初报.docVIP

郴州市农业外来入侵物种分布与防控对策研究初报.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郴州市农业外来入侵物种分布与防控对策研究初报.doc

郴州市农业外来入侵物种分布与防控对策研究初报 ?124?植物保护第32卷第6期(2006)PLANTPROTECTIONVo1.32No.6(2006) 因此病害的病果在田间呈负二项分布,故病 果的平均密度(z)与零样频率(P.)有如下关 系: z一1.1905(P.?毗一1)(4) 本试验总样本的零样本频率为0.4950,即 P.一0.4950,求得z一0.96,而实际结果为l,误差 率仅4,可以根据该模型估计冬枣浆烂果病病果 的平均密度. 3小结与讨论 通过聚集度指数的测定以及1wao回归方法和 Taylor,s幂法则分析,结果一致,表明沾化冬枣浆烂 果病病果在田间呈聚集分布,而且因种群群聚均数 lt;2,说明聚集分布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这与病 害发生的实际情况相符. 病果的空间分布信息是由病菌本身的遗传特性 和生态环境条件所决定,是资料代换,抽样设计的基 . 础,根据资料,计算出田间理论抽样公式===(2) (一t-0.7929)和平均种群密度估值公式z 一 1.1905(Po-.?.一1),以便准确预测预报田问浆 烂果病的发生情况,指导群众进行科学有效的 防治. 参考文献 [1]辛玉成,王贵禧,崔卫东,等.沾化冬枣果实病害的发生与生 态相关性研究初报[J].莱阳农学院,2003,2O(4):255 — 257. E2-1苏安仁,王秀荣.浆枣及其防治技术EJ].落叶果树,1994, 2:33. [3]阎振华.枣轮纹烂果病的发生及防治EJ].北方果树,1997,2:37 — 38. [4]刘春琴,王庆雷,张立震,等.金丝小枣浆烂果病症状,危害及病 原菌鉴定I-J].中国农业大学,2004,9(2):31—35. E5]沾化县技术监督局.DB372325/T0051999(冬枣整形修剪技 术)Es].沾化县冬枣综合标准,2735. [6]丁岩钦.昆虫数学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22 — 69. [7]徐汝梅.昆虫种群生态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7—6O. [8]刘晓光,项存悌,董爱荣,等.杨树冰核细菌溃疡病株空间分 布格局及其应用rJ].东北林业大学,1999,27(3){36 — 39. [9]黎起秦,陈永宁,林纬,等.水稻节瘤病病株空问分布型及抽样 技术研究EJ].西南农业,2002,15(2):51—53. [1O]王昆,胡家琪,狄文枝,等.棉花黄萎病株空间分布格局及抽样 技术研究[J].植物病理,1992,22(2):169—174. 郴州市农业外来入侵物种分布 与防控对策研究初报 陈国发 (湖南省郴州市农业局423000) 摘要分析了农业外来入侵生物在郴州地区的种类,分布及危害情况.已查明入侵生物共2o种,其中陆生植物14 种,水生植物4种,微生物和水生无脊椎动物各1种,有的物种已对本地农业生产,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作者从 防控机制,准入机制,严格检疫,加强协调和宣传等5个方面提出了防控对策. 关键词外来入侵生物;种类与分布;危害情况;防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S412 外来入侵物种,即出现在其过去和现在的自然 分布范围以外的,在本地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或 生境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给本地的生态系统或 景观造成明显损害或影响的物种.多年来,随着 人们的农业生产经营和社会交往活动,有意无意地 收稿日期:2006—08一Ol修订日期:2006—09一ii *通讯作者E-mail:cgf8958@163.tom 将一些外地物种带入本地,一些自然因素(气流) 也导致某些新的物种传人本地.据报道,我国已查 明的283种外来入侵物种中,39.69/6属有意引进, 49.39/6属无意引进,自然因素传人的占3.1[. 郴州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植物保护第32卷第6期(2006)PLANTPROTECTIONVo1.32No.6(2006)?125? 区,阳光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严寒期短;境 内海拔高差悬殊,地形地貌复杂,有山地,丘陵,岗 地及盆地多种类型.因而构成了自然条件和生态 资源的多样性,为多种生物的生存,繁衍和种群发 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2005年,郴州市农业部门 对辖区内农业外来入侵生物开展了首次调查,已查 明农业外来入侵物种20种,这些外来物种在本地 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在缺少原产地的某些制约因素 (天敌)的条件下,迅速繁衍发展,有的对本地的农 业生产,生态环境以及某些土着物种的生存造成了 严重危害. 1调查范围,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在郴州市行政辖区内l1个县(市,区) 范围内进行.调查对象为由国(境)外直接或间接 (经国内其他地区)进入郴州市辖区内的与农业生产 相关的入侵物种.调查工作分县(市,区)进行,以实 地考察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研究和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