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负面报道”一个被模糊了概念.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负面报道”一个被模糊了概念

“负面报道”一个被模糊了概念   “负面报道”、“负面新闻”的概念始于何时,暂且无从考据;此说与日俱盛却是有目共睹,并且还派生出了“控制负面报道”、“减少负面新闻”等说法。不仅新闻管理部门在说,有关领导在说,就是传媒业界和学界也习惯了这种说法。   究竟何为“负面报道”?比较流行的说法,所谓“负面报道”,包括了自然灾害、安全事故、治安案件、社会丑恶现象等――举凡“天灾人祸”,莫不包揽其中。有些学者在研究“负面报道”的概念时,也只是盯着“天灾人祸”这类“坏消息”层面。如果局限于此,也就罢了。但如今已被一些人延伸开去,将揭露社会弊端、与舆论监督相关的批评报道,称之为“负面报道”,甚至放大到只要令某些当权者心里觉得不舒服的报道,皆可斥之为“负面报道”。而且延伸开去的说法,越来越无边际、越来越流行。于是,有的腐败官员堂而皇之地操起了“不准报负面”的大棒,不允许对社会问题的探讨,打压批评报道,钳制舆论监督,维护既得利益。   舆论监督对端正党风、匡正时弊、严肃法纪的重要意义,本当不言而喻;党中央在反腐败斗争中重视和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这些舆论监督报道是非常积极和非常正面的,可现实中却被某些人扣上“负面报道”的帽子,欲加严控,令人愕然,不可思议。   由此看来,真的要好好质疑和弄清“负面报道”的说法了。   “非典”过后,当时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说了这么一段话:“正面报道还是负面报道,我们需要辨别什么是正面,什么是负面。说我们的不好就是负面消息吗?不是。判定这个报道的正面负面问题,应该从是否有利于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方面来考虑。比如对之前SARS的报道,我们就不能简单地把它理解为负面报道。”我很赞赏赵启正这番话,决不能把涉及现实某些问题的报道简单理解为负面报道。   如果非要弄出一个“负面报道”的概念出来的话,我想得弄一个不容易产生歧义、任意扩大范围的清晰概念出来。以我之见,报道本身乃至其产生的后果都是负面的,才是真正的“负面报道”。那些与国家大政方针唱反调、违背国家和人民根??利益的报道,还有那些虚假报道,无论从报道本身还是从其产生的后果来看都是负面的,这就是真正的“负面报道”。   什么叫“负面”?“负面”是相对于“正面”而言,也可说是“反面”。既然是“反面”,“控制负面报道”的说法就经不起现行体制的拷问了,难道现行体制对反面报道只是“控制”、“减少”?我们不是经常说“要保持一致不要唱反调”吗?这种不能自圆其说的概念,不只是一个新闻理论混乱的问题,也给新闻实践带来诸多困惑。很明显,现在一些人常挂在嘴上的“负面报道”的概念,其实并非真正的负面报道。如果是真正的负面报道,毫无疑问就是要“封杀”了,岂能只是“控制”和“减少”?不排除现实中某些人对“负面报道”概念的偷换和滥提滥用,是有着私利的考虑成分在里面,是为了在一个冠冕堂皇的概念下,达到报喜不报忧、逃避社会责任和舆论监督的目的。他们无意对概念本身进行清晰的廓清、界定和拷问,甚至相反,他们越模糊地使用概念便往往越能随心所欲地对概念进行解释,以逞己志。   当然,大多数人对此的滥用,并无恶意。只是未认真推敲,习惯成自然了。但概念的模糊不清,其带来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有必要予以澄清。   只要稍加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被模糊了的“负面报道”说法的流行和延伸,实际上是混淆了“负面报道”与“负面影响”的不同概念,也就是将新闻报道产生的不良后果即“负面影响”,简单归结为“负面报道”。其实,任何题材的报道如果采编和版面处理不当,都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包括我们习惯说的“正面报道”。   宣传一个很好的典型,如果不实事求是,而是任意拔高,就会给人虚假的感觉,导致不可信、不可亲、不可学。时机选择不当,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比如,某领导是一个廉洁奉公的典型,但所在单位出现了类似安全事故的突出问题,如果在这个时候推出这个典型,人们就会猜测是不是想“一俊遮百丑”,好掩盖事故责任呢?这个典型的宣传就有可能因时机选择不当而产生负面影响。总之,先进典型宣传的拔高、时机不当、过分地“轰炸式”渲染,都会适得其反产生负效应。   同样的道理,那些事关天灾人祸的所谓“负面报道”,处理得当也会产生正面影响,取得良好效果。事先告知可能发生的灾害,可以警醒人们做好防范工作。灾害发生后的灾情通报,可以让有关部门尽快知晓灾情,及时做好救灾工作。抗灾救灾的现场报道,也能鼓舞灾区人民的斗志、群策群力战胜灾害。   在错综繁杂的社会中,对各类型的新闻事件,简单划分为“正面”和“负面”,并不科学。一些人脑子里有些根深蒂固的“负面报道”与“正面宣传”对立的观念,也是需要摒弃的。这种过于简单化的两极思维方式十分有害。我以为,除了那些为了私利而有意模糊概念者外,许多人之所以将“正面宣传”与“负面报道”简单划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